主持人:飞象网手机频道副主编魏德龄
嘉宾: 联芯科技 有限公司(大唐电信集团首席专家)总经理助理 刘光军
记者:之前阿里云和谷歌的事情让很多手机厂商对软件很重视,您对手机软件怎么看?
刘光军:这是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式,随着各个操作系统品牌厂商推出了自己的平板,都要走互联网终端公司的角色,这些平台厂商的角色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现在的互联网是开放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大终端公司动在推出自己的系统,中信和华为都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华为是在谷歌收购MOTO的时候了这个设想,将来会出现大的品牌公司都会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一种 趋势 ,品牌公司将直接面向用户。还有散落的中小客户和手机芯片公司,都顺成开放的,目前智能看到安卓的系统,也就是实时操作系统。因此,主要是看哪一种方式更为大家所接受。
未来随着行业应用特别是LTE的到来,更加的蓬勃发展,私有的或者是行业应用的系统也会出来。
记者:可能未来会有很多的操作系统,现阶段的安卓免费的扩展,让很多的国内的手机厂家都可以做智能手机,但是现在手机的同质化竞争非常的严重,这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
刘光军:目前来说,智能手机的产业发展过程,或者手机发展还可以追溯到PC的发展,刚开始大家对硬件追求的很丰富,软件一年一个版本。手机也在复制这个过程,也是追求硬件,到了一定的阶段,网络资源和带宽足够宽,服务足够够的时候,对终端的要求会减,阿里云是代表未来的趋势。是操作系统平台的发展趋势,是HTML5来做的系统,兼容安卓的软件,随着HTML5的普及以及推广,操作系统对应用的依赖性会摆脱的,本来阿里云的应用就是为了要摆脱这种依赖。这种语言是描述语言,不再依赖操作系统。
这种软件是可以在任意平台适配的,可以跨行业和有影响力的软件将会出现,阿里云是走在了前面,开拓了这样的机会,以后将不会出现在iPhone上开发的软件到谷歌上不能用这个问题。
对芯片公司,我们有两种备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同时也顺应趋势采用开放的系统。
记者:中低端的芯片市场进入的厂商越来越多,尤其是安卓市场,还有意法爱立信,您觉得中低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怎么样?
刘光军:智能机占99%的份额,CDMA的也占40%,TD的也占50%左右,中国移动或者是智能机的普及,特别是价格下降和功能机是一样的。智能机的比重会持续上升,可能会接近CDMA,中国移动的二级用户太大了,不可能全部转成智能机。联芯的看法对智能机的时代,以前叫高端,现在已经是高中低全面布局的,功能机也是很强的,在智能机市场的竞争公司就很多了,联芯采用的是全面的布局。MTK也是全面的做,但是很多的时候是高端的。联芯只有TD这个市场,是密集布局的。包括这次展览展示的芯片,智能机上有传统的通讯模块和传统的AP公司组合,我们有因特尔的AP还有三星的都做了配合,从终端来说,从市场上是占80%以上。
新兴的智能机是应用处理器和通用处理器在一个芯片上做集成,高通的7000系列的,那时候还是很早的3G刚起来,经过5、6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基本的模式,解决了一站式的模式。以前的传统模式需要应用芯片处理商和通用芯片商合作,时间比较长,联芯这次展示的1810个芯片是双核A9的,现在看是高端配置的,性价比远远的高处WCDMA2000,通讯的处理器能力很强,具有平板电脑的一些功能,这个芯片已经有很多公司拿去做平板电脑了,传统的通讯终端的领域,已经把智能机芯片扩展到平板电脑了。我相信未来会获得应该有的一些市场机会。
记者: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我发现刚才说的有两种形式,一般大的手机厂商都希望自己选择AP和Modem,他们不喜欢集成的模式,因为它可能受芯片厂商的限制,未来的中高端会偏向分开的方式,中低端的会偏向集成的方式?
刘光军:这是传统的和现在的AP芯片竞争融合的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品牌厂商,追求差异化,需要有更多的AP来支持差异化策略,所以就选择AP加另一个公司的Modem。从研发来说是经济的。我们现在的通信市场是靠Modem来区别的。随着终端从传统的通信公司在AP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原来说AP的处理能力是有一年的带差,但是现在这种带差正在缩小。TI已经向行业应用这个领域转,比如飞思卡尔也在向这个领域转。当然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三网融合终端的趋势的情况下,造就了传统的AP公司向更大屏幕,更高性能来做,而通信公司向更大屏幕的手机进军,越来越向高端来走。还有一个地方引起SOC将来的市场份额扩大的原因,手机通信的能力向多模化发展,以前终端选择的是有CDMA2000等的市场,现在一个市场可以解决三个市场的时候,再选择多家AP的意愿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这个市场变成了统一的市场,由用户SIM卡来选择。
记者:您说展示了1.2、1.5的芯片,应用的终端的售价大家是多少?
刘光军:手机的定位在700、800,性价比已经超过了一半,用在平板上也就是300-500。应该说性价比优势是非常突出的。
记者:现在都在宣传500以下的手机,联芯在这方面还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刘光军:智能机要不断普及,其整个的终端的价格就不断临近达到功能机的价格。智能机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两端的份额会不断扩大,一方面越到低端的份额越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的高端份额也在扩大,而定价二三千的不会是主流。反应更多的是千元智能机的份额。我们在芯片设计上将整个方案的成本做的更低,同时推动客户的周期压缩到3个月,目前的开放市场做智能机一般是在6个月左右,品牌厂商一般是8-12个月。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低端市场把它压缩到3个月,芯片设计的周期以前是15个月,我们把它压缩到8个月,这样成本投入会更低,普及速度会更快,我们目前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的。
记者:有两款TD的功能机都是500元左右的产品,联芯的信号绝对是比另外一个厂商的信号好,联芯有什么经验吗?
刘光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通信的散发、成熟性上,软件的投入,我们是在2001年就在做TD协议的软件,到真正的成熟是2008年,做一套协议站的完全成熟没有5年时间做不好的,现在联芯也是把通信协议站作为核心竞争力,我们有600、700人的研发团队。在LTE时代还会延续这样一种能力,而且还会持续的增强,核心竞争力还会扩大。
联芯正在培养另外一个优势,在计算的领域。目前的趋势叫做多屏融合,三网融合,PC,电视,终端融合,通信的芯片可以做平板电脑,可以做电视机芯片。在这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个转变源于通信的转变速度,远远高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的技术演进速度。我们发布的马上要大规模商用的1810芯片,和目前高清的电视芯片对比,都具有优势。三屏合一的基础是多媒体数字能力的融合,或者叫平台化,除了通信各个市场慢慢融合,各种制式的融合,把原来的通信、PC、广电的市场横向和纵向都融合,未来的终端,大家叫云终端,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可以称为“移动云”,或者“终端云”。终端是一个感知中心。
记者:今年TD-LTE这个词非常的热,但是我发现TD-LTE对外暴光上都是数据卡的应用,您认为TD-LTE的应用是什么样的?
刘光军:这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产业有技术研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市场是没量的。今年LTE已经出现40基于nm芯片的数据卡。解决技术成熟首先从数据上来解决,网络上的成熟覆盖到网络上,后续芯片的演进至少是28nm的,但研发投入是产业互动的过程,当网络建好了,技术自然就可以了。
记者:定能谈一下TD-LTE的市场吗?
TD-LTE有几个槛,今年做的是多模终端和基础设施,还有扩大规模的商用,因为要解决应用云和网络覆盖的问题,完成这个是很严峻的,完成之后就是角色,牌照,运营商的发展战略等,运营商决定着终LTE的关系,目前这是不明朗的,政策明朗了以后可能研发公司就会有具体的发放,也不会太久的时间。03年的时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