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变。犹如打车APP,医疗APP也是借助移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移动医疗为患者就诊提供了便利,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正处在萌芽状态,鱼龙混杂且标准不统一,使得各个应用碎片化严重,这需要政策监管及时跟进。
移动医疗方兴未艾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上,来自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移动医疗发展将进入“快行道”。一项调查显示:42.53%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3.64%的人视疾病情况而定,只有3.84%的人从来不会。综合来看,超过90%的人通过网络了解病情。另据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8.4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42.3亿元,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以上。
移动医疗市场前景广阔,医疗健康机构和服务纷纷开发“春雨医生”、“春雨育儿”、“用药指南”、“家庭医生”等移动医疗App,目前我国移动医疗APP达2000多款,且功能已趋向多样化。移动医疗已经涵盖了医疗大数据分析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及像传感器租赁这样的周边产业,包含了个人体征监测、个人健康数据管理、健康档案、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分析等多种具体应用功能。
尽管这些医疗健康机构和服务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APP,但从多流量入口考量,它们都不愿意“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在某些社交属性比较强的公众平台上开设了公众号。据悉,近期各类医疗健康机构和服务集体进驻支付宝钱包,用户登录支付宝钱包之后,点击更多公众服务,选择医疗健康,添加相应的公众号,就能享受预约挂号、疾病健康问询等多种服务。
移动医疗这一“朝阳产业”也引起了通信运营商的注意,包括NTT DoCoMo、 AT&T以及沃达丰等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也纷纷进军这一领域。可以说,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随着用户对移动医疗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各类医疗APP将大规模出现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移动医疗行业迈入爆发期。
移动医疗能否成为撬动医改“顽石”的杠杆?
移动医疗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让广大用户切身感受到了移动医疗的实惠。众所周知,我国“上大下小”的医疗资源配置与“下大上小”的医疗需求使得医患关系十分紧张。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坦言,病人排队3个钟头,看病3分钟,医患关系怎么可能改善?增加医院,医疗成本随之水涨船高。增加医生数量,知名医生永远患者云集。
而移动医疗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于患者而言,移动医疗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将现有资源化,让更多人能享受到医疗服务,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对于医生而言,移动医疗APP一方面增加了医生的收入,业内人士指出,“医生回答患者的问题会获得收益,对于一些年轻的大夫来说,这项额外收入还比较可观。”另一方面,相比以前PC端的医疗网站,移动医疗更好的利用了医生的碎片化时间,能帮助医生和用户之间及时互动。
不过,移动医疗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疾病具有复杂性。病人个体差异明显,同样的疾病和药品,在不同人身上治疗效果却不一样。仅凭患者几句网上咨询就下诊断,太不靠谱。另一方面,手机软件看病基本属于“隔空猜物”。医疗诊断需要医生“望、闻、问、切”并以专业仪器辅助。手机应用类医疗软件让患者了解疾病预防方法,普及医疗常识或许效果显着。但把手机软件当成“治病神器”,而拒绝却正规医院诊治未免对生命健康太不负责任。
“软件医生”亟需加强监管
虽然移动医疗发展存在弊端,但为给广大患者争取医疗资源,对手机看病等新兴移动医疗不能简单叫停。政府亟需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搭建合法权威的移动医疗平台。
从国家监管角度上看,目前,对医疗APP领域的监管,国家监管和法律规范仍处于空白。
我国虽然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但对于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及其诊断途径却难以明确界定。我国法律规定,医生只能在医院内行医,外出行医必须经过医院批准。医生通过移动医疗APP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否涉嫌院外行医难以判定。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强化监管,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对移动医疗进行规范。201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颁布《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对医疗类APP的监管,或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从消费维权角度上看,网络问诊的风险是患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一方面,病患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而患者在手机看病软件上搜出来的处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了用药问题,患者将无法维权。另一方面,通过医疗APP诊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往往因为证据不全或者缺失,难以解决。
目前,我国医疗监管机构尚未介入到移动医疗APP领域。消费者通过手机软件看病的次数增多,纠纷和风险也随之上升。对此,专业人士呼吁广大消费者要提高健康意识,减少对网上看病的依赖。另外,政府也要规范网络诊疗咨询行为,搭建合法的健康医疗咨询平台,并通过资质认证等移动医疗走上专业权威的合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