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

首页 > 资料大全 > 技术资料 >

新兴公司挑战博通核“芯”以太网,价格仅1/3

新兴公司挑战博通核“芯”以太网,价格仅1/3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时间:2012-04-28
 

前不久,国产IC公司盛科网络创始人孙剑勇找到电子工程专辑,称他们做的局端以太网交换芯片(48个1G+8个10G),可以以博通1/3的价格出售。“博通目前的售价是130-150美元,我们售价可以做到50-60美元。”他说。该创始人来自思科公司的ASIC部门。

 

当消费电子市场利润越来越微薄的时候,有一个阵地仍是属于寡头经营的高利润市场,它就是高端的以太网控制芯片,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因为高居的设计门槛,利润难以撼动。“主要是交换芯片(switch)中通信协议非常多,所以交换控制芯片的设计变得非常复杂。”孙剑勇解释,“至目前为此,能够做出高端以太网交换芯片的公司不多,主要是博通,Marvell以及思科。其它公司如台湾的瑞昱,高通收购的Atheros都是在CPE端。其中思科的ASIC设计部门非常强,这些核心芯片几乎全是自己做。”曾经于1997年-2001年网络黄金时段在思科的ASIC部门任过交换芯片项目负责人的孙剑勇对于此类设计深有感触。“甚至于华为海思和中兴微电子这样强大的部门,也是以设计网络处理器为主,高端以太网交换芯片仍是采购博通等公司的产品。”

 

面对自己熟悉却又是如此具有诱惑的市场,孙剑勇七年前就决定一试身手了。他离开思科后与人合创了另一家网络芯片公司,后又被思科收购。于是,2005年,他再次与人合创盛科网络公司,并获得了苏州创投等VC的支持。“虽然核心网设备的利润高,但是设备厂商的降成本压力也是很大的,并且考虑到政府企业网的安全性,我们认为国产的高端以太网芯片是有巨大市场的。”他说道。

 

 

回想这七年高端芯片之路,孙剑勇坦承核“芯”技术/产品不好做,自己走了不少弯路。“比如我们的代产品可以称为漂亮,但营养不良。”成立两年后,07年盛科推出代产品CTC6024,支持24个千兆端口,但是集成度不高,要外挂一些芯片,且采用的工艺是110nm,富士通流片,当时来看也落后了,所以一直没有MP。后来,08年推出扩充产品线CTC8032,针对核芯交换设备,8颗堆叠可达1T容量。“但是这颗产品也不是很成功,我们称之为侏儒美女的兄弟,为前代产品配套的。”他戏称。此颗产品找IBM流片,90nm工艺。

 

真正开始量产的是2010年推出的第二代产品CTC6048,48个千兆+8个十千兆,可堆叠实现100G容量。仍是IBM流片,但是采用了主流65nm工艺。“此颗芯片我们称之为美人胚子,有价值。但是由于兄弟姐妹少(产品线少),厂商接受度低,目前仍没有进入主流市场。”但是,他高兴地说道:“此颗产品已被国外的用户采用,终于实现MP。”去年下半年,他们再次推出两颗交换芯片,一个是68G的交换芯片CTC6028;另一款是100G的交换芯片CTC5048。丰富了产品线,让CTC6048有了更多的兄弟姐妹。“并且,2011年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2085万元,营业外收入281万元,后者主要是指帮其它公司进行系统的外包设计,我们有很强的设计团队。”他称。以上这些芯片就是故事开头说的,希望以博通三分之一的价格来获得市场,“并且,我们可以提供帖近的服务。”他表示。

人说七年之痒会心生厌倦,而通过七年的磨砺,盛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并且开始获得业界的认可。“七年来,我们在IP上积累了很多,现在一些国际知名的大IC公司也会来与我们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的网络核心交换芯片。”孙剑勇说道,由于项目仍在进行中,他不方便透露名字。

 

 

多年来,这个几乎由博通公司控制的核心交换芯片市场,会不会被新入者破冰?其实,不仅盛科想吃博通的市场,手机芯片寨主联发科也在打博通的主意。他已收购了一系列相关公司和专利,或许很快我们可以看见蔡明介进入这个通信市场后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