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公正的评价任何人都是及其困难的,包括著名公司的CEO。 欧德宁 的卸任成为2013年科技巨头历史上的热门话题,而对欧德宁任期内的评价也众说纷纭。欧德宁为 英特尔 工作了四十年,担任CEO八年,带领英特尔成为计算机史上的芯片制造世界级企业,而近一个十年中,却因错失移动端的大好趋势而饱受诟病,风头大减。英特尔曾经开创了未来,而未来能否体面的活下去?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正如《大西洋月刊》编辑所说,“若是仅对欧德宁齐声说一句再见,就完全低估了他作为世界上重要芯片制造商的领袖所作的贡献”。论业绩,欧德宁对英特尔功不可没;而在移动端的迷思,也恰恰受到了英特尔固有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禁锢,到底是欧德宁的短视?还是不可避免的变革失败?
总结为一句话,英特尔的企业文化,即带领其走向成功,也难免成为变革的阻力。此外,英特尔的沉浮,巨头企业CEO对企业文化的传承,又能折射出怎样的硅谷变革?钛媒体编译了这组深度报道,来看看国外权威媒体怎样呈现了一个立体的英特尔和立体化的欧德宁。
【荣江、若离、Ray、梁敏仪/钛媒编译】在传奇人物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鲍勃·诺伊斯(Bob Noyce)创建英特尔45年后,该公司已成为的半导体公司。如今,同类型的公司(历史上曾有很多)都已消失或衰败时,经历风雨的英特尔却依然兴盛——历数这些风风雨雨,从微软的崛起、互联网的繁荣与萧条到苹果的复兴,从颠覆桌面市场的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扩张到半导体行业的大规模重组,历历在目。
欧德宁在英特尔职业生涯已经四十年,而正是在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使用从稀奇发展到无处不在。
在英特尔的后八年,欧德宁担任公司的CEO,但他从1989年成为时任CEO的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办公室主任后,就拥有了一定的权力。5月16日,是欧德宁在英特尔的后一天。等他从公司的股东会议上卸任,1982年进入公司的布赖恩·科兹安尼克( Brian Krzanich )就将从COO转任为英特尔的第六任CEO。
毫无疑问,若是仅对欧德宁齐声说一句再见,就完全低估了他作为世界上重要芯片制造商的领袖所作的贡献。
他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商务人士。过去几个季度营业额和利润的双双下降,为他招致了不少贬低者。有人说,欧德宁没能把英特尔的芯片引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将公司甩在了增长快的计算机应用市场之外;也有人说,英特尔高风险的、资金密集型乃至垂直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并不适合新的半导体行业,基于 ARM 的手机芯片架构所组成的松散联盟已经超过了曾经无敌的英特尔,以及微软、戴尔和惠普等WinTel联盟的老朋友。
让业绩说话
在欧德宁掌权的八年时间里,英特尔获得的收入超过历史上任何阶段
还是先来看看欧德宁的答卷吧:在欧德宁掌权的八年时间里,英特尔获得的收入超过历史上任何阶段。要不是互联网泡沫曾摧毁了其2000年度的营收,欧德宁主政的一个时代的利润额,完全可以超过他所有前任的总和。事实上,该公司在他的领导下盈利660亿美元(也就是净收入),相比之下他的所有前任贡献的盈利是680亿美元。在2012年,英特尔以110亿美元的盈利,轻易超过了高通、德州仪器、Broadcom、Nvidia 和Marvel创造的盈利总和,更不用说它的老竞争对手AMD了,后者全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
英特尔营收历史数据:欧德宁在任期间
当然,因为这些华丽的数字,欧德宁既有前任的雄心又自命不凡。但毕竟是他让英特尔保持了强势的地位。从2005年上任以来,英特尔制造了世界上好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服务器市场上取得支配地位,打败了长期对手AMD,保留了在行业内别树一帜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保持盈利。
相比建立之初,他运行的公司更大、更复杂、更具国际化——这远不是创始人鲍勃·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在1968年创建英特尔所能想象;而公司所面临的商业环境,也当然不比四个前任CEO所面对的容易。但他还是一个季度接一个季度的贡献了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在他升任CEO前的一整年时间里,英特尔的销售额是340亿美元。到2012年,这一数字增至530美元。
“总而言之,在他的任期内,英特尔在核心业务上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Sanford C. Bernstein 研究公司负责半导体行业的高级分析师Stacy Rasgon说,“至少在他的领导之下,如何协调这家大机构、让英特尔更配得上英特尔——他做的很好。他们大幅提升了营业收入,利润也创出新高。甚至欧德宁的老对手、前AMD的CEO海克特·鲁毅智(Hector Ruiz)也不得不承认,英特尔的CEO的“成就高于人们给予他的赞誉。”
“我的直觉曾让我对苹果说YES”
但是,唉,要不是那个遗憾,成绩该会有多好!(译注:遗憾指的是英特尔没能拿下iPhone)即使是如此出色的欧德宁,也透露了对自己所作的一个决定的深深失望,即当时尚未上市的iPhone。在赢下苹果的Mac业务后不久,他决定不做以后成为苹果转型产品中芯片的业务。
“我们终没能赢,或者说是放弃了。当时这种情况取决于与你想怎样看待它。如果我们做了,这个世界就会大有不同了。”在英特尔后一个月期间,欧德宁在一次时长两小时的谈话中这样对我说道:
“你需要记住的是,这发生在iPhone推出之前,还没人知道未来iPhone能做些什么……终,他们看中了一款芯片,他们想为此支付某个价格,连五块钱都不到——这个价格低于我们的预期成本。我当时并不理解,况且这也不是能靠订单量来弥补的(收入)。事后来看,预期成本是错误的,芯片数量的需求比任何人想到的都要高出一百倍。”
在我与他数小时的谈话期间,这是我一次从欧德宁的声音中听到他流露出的懊悔之意。“我从中吸取的教训就是,虽然在这里我们喜欢谈论数据,但在我职业生涯汇中,很多次我都是用我的直觉做后的决定,我当时应当追随我的直觉。” 他说道,“我的直觉让我说是。”
就我个人看来,欧德宁是个豪爽、迷人的家伙。对一个在生意场上打滚了一辈子的人来说,他的影响是成为教育家,而不是推销员。他是那种会建议刚入职的同事阅读《规模和视野》的人,这本780页的书讲述的是工业资
本主义历史。他在拉斯维加斯CES展的晚宴上,以及后来在英特尔的总部,回答了我几乎所有的问题,包括他任职、公司和行业情况。如果他不想回答问题,他也不会回避,而是明确拒绝:“我不打算谈论这个”。
然而,在CEO论坛的主题演讲的舞台上,尽管经过了精心筹备,欧德宁的个人风格和公司却未曾受到大批粉丝吹捧。当他踏上舞台,观众丝毫没表现出对乔布斯的那种激情澎湃,没有人尖叫道“我们爱你,保罗!”然而,这家
伙却推动了芯片创新前沿技术。他们严格遵守“摩尔定律”,确保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保持每几年翻一番的速度。如果欧德宁的生涯履历上缺一项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或者一家飞船公司,这可能是因为英特尔面临的技术挑战,需要不同类型的企业和。
“那家伙超级低调,他不是史蒂夫.乔布斯,他也不是比尔.盖茨,但是他的贡献却同样令人诧异,”英特尔新任董事长Renee James说道,他已经与欧德宁共事15年了。
他的管理秘诀是,以自己的动力、纪律和谦卑为榜样。他很早到达公司,工作卖力,对自己精益求精。 “他不会大喊大叫,也未曾发号施令。他从来没让我在星期天上班,更不会让我在周五晚上加班。但他总有办法让你卖力工作,” 欧德宁2004至2007年间的首席员工Navin Shenoy说,“他会让你挑战自己,作出大家都引以为傲的工作。”
知名投资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可能会抱怨说,公司未能成功发明火箭包和飞行汽车,这都是因为投资者和企业家一味专注于无关紧要的研究。
然而,在2011年和2012年间,保罗·欧德宁在英特尔研发上斥资195亿元——这比谷歌还要多出80亿美元。英特尔大部分的创新来源于其制造业务,在过去量年间,英特尔不惜花费200亿美元建厂。也就是仅仅两年间,它就为推出新产品花费了近400亿美元!因为欧德宁不可动摇的信念,类似的投资还在继续,他告诉我,“总有一天,优秀的晶体管总会脱颖而出的,不管你是制造服务器还是手机。”这就是英特尔一贯的战略,以及一贯的解决方案。
英特尔的业务方式,以及欧德宁的出色而低调的管理模式,都与硅谷格格不入。然而,除了欧德宁,没人配得上硅谷这个头衔。四十年如一日(其职业生涯跨越了整个PC时代),欧德宁一直以英特尔Santa Clara总部为工作中心。
当我们站在欧德宁的小隔间(它是一间临时休息室,内有一台电视、几个展览柜以及一株植物)时,我让他描述所谓的“总有一天”究竟是什么样的。“很奇怪,我每天都戴着这个徽章,一眨眼就40年了,”他说。“但我从未错过旧金山的差旅。”无数次往返于101之间,共计跨越美国120万英里国土,但他似乎想要停止脚步了。
计算机普及革命,英特尔却被ARM干掉了
尽管公司有着高达530亿美元的收入,其技术和商业战绩颇丰,但许多评论员心中尚有疑虑: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崛起的新世纪,英特尔是否能继续脱颖而出,就像在标准PC时代那样?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平板计算设备带来的行业变化。 英特尔的James希望延续英特尔现有的业务风格。“人人都想成为封杀PC的幕后黑手。但你知道平板电脑到底是什么吗?一台PC,”他说,“不论PC采用什么名字,它仍然是个人电脑。如果它通过众多应用程序来实现计算功能,那它就是一台PC机。”当然,她也承认,平板电脑确实有“外形和使用方式上的变化”,但平板仍然是“通用计算机”。
另一方面,平板带来的行业变化已是大势所趋。消费者的美元朝着不同方向流动。现在不再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主宰世界了,苹果和谷歌开始只手遮天。老式PC制造商仍在苦苦挣扎,而一些新秀,如三星和亚马逊则借机大赚一笔。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发展,ARM公司股价也随之迅速上涨。
芯片之战也开始改变了。现在能源效率才是重要的,优化设备的计算能力已经过时。小小一块电池每提供一瓦特功率,处理器能进行多少操作呢?
半导体行业经历着更为翻天覆地的变化。硅谷成立初期,芯片制造商在谷内建立自己的铸造厂,硅谷因此得名。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芯片制造商挑战美国制造商,美国大败,直到后十年英特尔逆转潮流。工厂开始迁出山谷,迁至国内钱德勒、亚利桑那州、福尔松、加利福尼亚州以及亚洲(主要是台湾)。
同时,每一代芯片技术都在技术上而更具有挑战性,生产者的投入也将更加昂贵。所以芯片制造商需要出售大量芯片,以弥补巨大的设备资本成本。该行业有时颇为残酷,有时发展兴旺,有时却事与愿违一片惨败。出于上述这些原因,在过去20年内,芯片制造行业在不断整合中。
现在,几乎所有半导体公司都选择“代工服务”,选择把硅生产外包给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台积电、联华电子公司(UMC)或全球晶圆公司(一家由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支持的风险投资公司)。新的代工芯片设计师不再需要建厂了,这使得他们能够发展更稳定的业务,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通过调整生产线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在上述行业的过渡过程中,一批公司倒下了,但另一批公司却因此兴旺起来。
考虑上述所有因素,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芯片制造商了。只剩下上述提及到的合同制造商,如台积电,三星,当然,还有英特尔。
英国一家曾经名不经传的公司ARM Holdings,成功整合上述消费者和行业层面的两类结构转变。该公司初只是Acorn Computers、VLSI(还记得他们吗?)以及苹果的合伙制公司,现在却成功创建了芯片架构,并将其授权给其他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销售的是芯片“入门套件”,苹果,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Marvel和Nvidia等公司在该芯片基础上创建自己的产品。
以ARM专利为基础的芯片,其性能通常比不上英特尔,但它们却高效节能。尽管ARM曾为苹果命运多舛的牛顿设备制造芯片,但在21世纪初,ARM架构已经成为“嵌入式”市场的主流供应商了。这些芯片不适用于一般的计算设备,但在(例如)汽车、硬盘驱动器和工厂中却有特殊作用。这种专业化也是ARM芯片价格便宜的原因之一。英特尔微处理器可以卖100美元,ARM芯片却只需要10美元,有时不到1美元。今年季度,ARM共卖出26亿份架构芯片。
早在手机面世之前,ARM架构的两个关键属性(也就是能源效率和低成本)已经成型了,但它们正是手机设计师所追求的属性。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发展,投资者意识到ARM已成为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中的关键节点,因此ARM公司股价也随之迅速上涨。
许多公司被迫在英特尔和ARM间作出选择,这有点像你究竟想与瑞士还是阿兹特克帝国合作一样。去年,Linley研究集团总裁Linley Gwennap对《经济学人》杂志表示,
“如果选择ARM,当你厌倦高通公司了,你可以选择NVIDIA或其它公司;但如果选择英特尔,你就别无他选了。”
目前,超过95%的智能手机使用ARM的设计芯片。英特尔曾在PC中占主导地位,ARM可能不会像英特尔统治PC天下一样发展迅速,但是它们所支持的系统(安卓和苹果)却已成为主导。
西蒙·赛加斯(Simon Segars)是ARM成功的关键人物。他于7月1日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旧金山中心Parc55酒店举行的“多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座谈会议中,我邂逅了这位名人。他身材高大、和善,并热情耐心地阐述了“为什么ARM能与各位同道良友合作,为什么ARM能获得大笔财富?”
“我可以真诚地说,我们的诀窍就是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内工作。我意思是,在该系统中,人们的劳动会获得合理报酬,”他说,“我们不定期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什么不把专利使用费提高四倍呢?因为如果你这么强势,你的客户该怎么办呢?我们确实可以这么做,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可以获取更多收益,但客户量就会减少,它们会发展其它行业,或者发展亚健康企业。如果我们试图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大量钱,那么支持ARM架构的公司就会越来越少,终这将限制ARM的发展。”
ARM是一家在正确的时间,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的企业,关键的是,众多企业愿意相信它的创新哲学。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大批人群开始参与芯片行业。这带来了创新潮流,并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电子设备,”Segars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类似设备创建核心构建模块和微处理器。我们成功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为世人提供该服务。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设备了,而无需分神自己创建设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