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时间:2014-05-17
OFweek 电子工程 网:在移动市场,拥有“好计算能力”的英特尔仍旧转身乏力,深圳是其后的福地吗?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走上硕大的舞台,手中挥舞着一台产自中国深圳的平板电脑。他说:“我们看到了下一个机会。”这一幕发生在今年1月的CES国际 消费电子 展上。科再奇表示愿意把赌注压在那些廉价平板上。
4月,类似的场景再度上演,科再奇将中国首秀地点换到了深圳。他抛出了野心勃勃的反攻计划。除了在2014年大力发展平板电脑市场,科再奇还高调宣布英特尔将投资1亿美元,在深圳设立“英特尔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用于拓展新的市场机会。
之所以选择深圳,是因为这里云集了中国多的廉价平板制造商。德普特、蓝魔数码、汉普电子、天智伟业、台电科技等中国平板电脑和配件制造商的名气虽不及三星、苹果闪亮,但这些“白牌”的厂商却是100美元以下的平板电脑市场的真正垄断者。借助于此,搭载英特尔 芯片 的平板电脑才能同比增长超过300%,卖出4000万部—终撬动高通在智能芯片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亡羊补牢,为时似乎已晚。科再奇所面临的情境并不乐观。pc市场萎靡,高通已牢牢把握着智能手机芯片40%的市场份额。当下,高通的市值已达1338亿美元,Intel则是1334亿,尽管4亿美元的市值溢出并不太多,但足以反映两下两家公司的不同境遇—高通在移动芯片领域春风得意,Intel则遭遇PC发展瓶颈,在移动领域转身缓慢。
由于在PC领域的统治地位长期无人撼动,“成功的诅咒”亦在英特尔身上应验。“我和我们的总裁一直在反思,英特尔的确错过了平板电脑机会。”科再奇对笔者说。这位芯片巨人未能预见到平板、智能手机能够在3年内颠覆PC在个人设备的统治地位。
令人扼腕的是此前英特尔并不缺乏视野和预见力。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曾清楚地记得首次见到印有英特尔logo的移动芯片是在2007年。“那时候我们甚至还没有想到移动设备能有那么大的市场。”陈旭东对笔者说。在陈看来,PC市场的黄金10年令英特尔失去了对移动市场的渴望。“光是PC产业就能让英特尔吃的很饱了。”
但科技业的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瞧瞧诸如柯达、诺基亚等不可一世的大公司的当下窘境便知。如今,即使不提高通,甚至联发科在移动领域也略胜英特尔一筹。
英特尔必须绝地反击。尽管在外界看来,其做法令人不可思议—借助中国的廉价平板制造商提升智能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并在其中发现下一个联想。
如此布局并非毫无道理。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深圳在2013年全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在9000万台左右,在2014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可观的1.8亿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平板电脑将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