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3-10-15
“群狼正开始入侵这一领域。”果电子CEO(首席执行长)顾晓斌日前向记者表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热潮之后, 可穿戴设备 今年以来成为全球 消费电子 领域的宠儿。
所谓“可穿戴设备”,指的是可以直接佩带在身上或整合进服装、穿戴用品中的移动智能IT设备,如智能眼镜、手表、手镯、戒指等。
2012年4月,谷歌开发出一款集手机、GPS导航和数码相机于一体的智能眼镜Project Glass。随后,苹果、三星等纷纷跟进。三星于今年9月推出 智能手表 ;苹果预期也将于不久后推出智能手表iWatch。
中国科技企业也在赶潮:果电子今年6月份率先发布了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四款品,百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以及一些手机厂商也纷纷推出可穿戴品。
研究机构艾媒谘询预测,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不过,尽管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空间极大,但步入主流品市场仍需时日。
不论是谷歌眼镜还是三星手表,用户在日常使用时,由于设计欠成熟,常常会遇到许多尴尬的局面。
据谷歌眼镜的体验者介绍,谷歌眼镜不适合在明亮的光源下使用,且续航能力只有3至5个小时。而三星等智能手表,由于其安装了作业系统以及诸多智能软件,一天便需充一次电,相比一年才更换一次电池的传统手表,功能有限的智能手表甚为尴尬。
另外,大数据交换也让个人隐私受侵成为一大热议的话题。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可穿戴式设备对人的数据收集是快捷而且全面的,它会比你更加了解你,未来,人们会因此深深感到恐惧和不安。如果可穿戴式设备的这一致命缺陷无法得到解决,或将扼杀它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可穿戴设备行业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行业,市场需要培育期。
据了解,许多可穿戴设备公司由于销量不高,上游零部件厂商不愿向公司提供零部件,同时价格偏高。不仅如此,当品出厂后,生厂家和下游渠道商洽谈合作时,常遭冷遇,比较被动,缺乏研发和生的动力。
易观国际分析师胡婷婷认为,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处在概念阶段和实验阶段的品多,能够进行市场推广生商业效益的品较少。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目前只有医疗领域商业模式为清晰,其他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缺乏实际变现能力。
“可穿戴设备究竟能否成为下一个十亿台规模的市场,目前还是个问题。”野村证券中国电信研究分析师黄乐平表示,相关厂商只有推出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品,才有可能真正吸引消费者,而目前大家都还在摸索,就看接下来到底能否推出特殊的品。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由中国相关部门发出的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业化专项通知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