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时间:2013-07-08
OFweek 电子工程 网讯,眼下这个时段,郭台铭如果翻开狄更斯《双城记》,看到句“这是好的时代,这是坏的时代。”时,心中想必五味俱全。
这句话正是对他所执掌的全球3C代工帝国—— 富士康 科技集团贴切的写照之一。从2007年与 苹果 合作只iPhone开始,跟随着苹果的一飞冲天,富士康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集团在2013年的净利润达到了948亿新台币,约合32亿美元。
但是“祸兮福之所倚”,对郭台铭而言,他的富士康帝国也正面临着的窘境,整个帝国或许有一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轰然垮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郭台铭本人内心的忧虑,否则他就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般要“去苹果化”。
让郭台铭心悸的两段往事
2010年,富士康内做液晶显示设备相关制造的群创与奇美正式合并成为新奇美,在奇美尚未被富士康收购时,作为台湾曾经的“面板五虎”,奇美通过持股与的显示器代工商冠捷形成紧密的合作。
合并之初,业界普遍的声音是鸿海将要在液晶显示器代工上和冠捷一争高下,因此原本奇美和冠捷之间的合作关系将会逐步变淡,甚至形成直接竞争。
一年后,当业界再回过头来看时,却发现新奇美并未减少的冠捷的持股,且合作还非常紧密。因为缺乏自有品牌的软肋,新奇美不得不继续和竞争对手紧密合作。事实上,这不仅是当时新奇美的软肋,也是整个富士通一直以来的软肋,套用宣建生的话来讲,缺乏“出海口”。
或许我们应该对宣建生的解释,有一个进一步的注解,这个“出海口”不能是一个单一的、过大的“出海口”。
回顾好段往事,让我们来看第二段。
依旧是冠捷,2003年开始,冠捷下定了要发展自有品牌的决心,因为宣建生要打破代工厂的“宿命”。在冠捷之前,台湾地区有不少做显示器代工的大厂,但却逐步消失在历史洪流中,当时被台湾地区的媒体悲壮的称为代工厂商的“宿命”。
宣建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开始发力自有品牌冠捷,在零售市场和三星形成正面匹敌之势,随后又收购了飞利浦、NEC这两个大品牌的使用权,让自有的“出海口”成为一个缓冲,绝对不让任何单一品牌的代工业务占据绝大部分而被绑架。
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很熟悉?
富士康的尴尬境地
看看富士康,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披露,但是业界普遍估算富士康来自苹果的订单已经占到了70%,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据了40%。
换句话说,富士康已经被苹果绑架了,但眼下的局面苹果又何尝不是被富士康绑架了?除开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帝国,还有哪家代工厂能够为苹果制造出如此精致的iPhone?
可是苹果的选择面毕竟多,或许iPhone只有富士康可以代工,但是同样赚钱的iPad新订单,我却可以给和硕这样的代工厂,慢慢培养起来,不让富士康在自己的体系中一家独大,避免被富士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