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Apple)的CEO Tim Cook接受NBC访问时,暗示将把部分Mac产品移至美国国内制造,并预估于2013年将支出1亿美元来完成这个计画。Tim Cook既然知道从中国大陆移回至美国生产,不只是单纯成本问题,还有涵盖制造所需要的技术问题。到底Tim Cook在打什么如意算盘?而这对未来产业的冲击又是什么呢?
众所皆知,2012年由于Apple市值与获利一直不断提高,因此,面临外界和媒体以放大镜检视,回顾2012年全年,曾经发生「毒苹果」、「血汗工厂」、「雇用童工」等事件,使得Apple不得不开始正视随着公司逐渐壮大的同时,必须更小心处理对外公关及形象。在此前提下,Apple近期在Tim Cook主导,开除表现不佳的部门主管,且强化与媒体沟通管道。甚至希望在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的同时,找出一个能创造就业率的名声。
苹果组装迁美
公关意义大于实质
根据Apple规划于2013年将投资1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的1亿美元是用于将部分在中国大陆生产线或组装,移转至美国本土的资金。从金额比例来看,其实将产品组装线移转至美国的资本支出只占总资本支出的1%,但却可以获得替美国创造就业的名声,这笔生意真的很划算。
何况Tim Cook根本没有说,要将什么产品线移回美国,到底可以创造多少的就业机会?只是单纯的组装、还是涵盖制造?是否有其他供应链业者也将进入美国设立工厂据点?
毕竟,即使是将部分Mac移转至美国本土制造,其内部的零组件(DRAM、主机板等)依旧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这番谈话,其实公关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能强化Apple创造就业机会的,其实是Apple供应链厂商,像鸿海就会随着Apple在美国扩充生产基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期望以紧密方式与Apple成为长期合作伙伴,但是,离形成一座供应链聚落还有段距离。
拓墣初步预估,Apple可能移回美国生产的是高阶桌上型Mac产品线,主要原因在于,Mac于Apple的营收地位已滑落到第三位,不如iPhone与iPad。而Mac产品线之中,桌上型Mac产品(包含Mac Pro、iMac与Mac mini)约占总出货量27%,其中Mac Pro属于阶产品,一年出货量甚至不到100万台。因此,Mac Pro很可能是移回美国生产的项产品,对Apple的获利表现影响较为不大;更为重要的是,鸿海在加州与德州的组装工厂,是以生产伺服器为主,这与Mac Pro有相似之处。
至于普遍猜测是iMac移回美国生产的机率比起Mac Pro还要小,毕竟iMac外观必须以高热和高压接合两块铝板外壳,技术难度较高,这也是Tim Cook眼中,美国工人较为匮乏相关生产技术的关键。
预估Mac打前锋
下一步得停看听
一旦移回至美国本土的Mac Pro生产线运作顺畅,且获利不差的话,Apple才有可能陆续移回其他产品。不过中长期来看,iPhone与iPad移回美国本土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许多人士猜测未来整合型的Apple TV也可能移回美国本地组装。其实,这个假设前提是Apple会于2013年推出Apple TV。拓墣认为,整合型Apple TV于2013年上半年面市的可能性依旧不高,主要原因仍在于Apple与内容、付费电视业者之间的谈判还没有明确结果。智慧电视的重点不单单是在硬体,而是在软体与内容、服务方面,而且美国付费电视业者不会轻易拱手让出电视商业模式主导权。
因此,拓墣相信在Apple推出整合型Apple TV之前,一定会先行推出新版的Apple TV机上盒;也就是说,Apple不太可能一意孤行的直接推出Apple TV,而会以Apple TV机上盒来测试市场的各种可能性。近期Apple TV机上盒卖得愈来愈好,就是试水温逐渐有个成果。
2013年Apple是否真的会推出整合型Apple TV还大有疑问。既然如此,Apple于美国的生产组装线短期之内是不太可能看到Apple TV的踪影,而且鸿海在墨西哥有电视机组装线,到时候在那里组装整合型Apple TV或许更为恰当。总之,这项移回美国制造的计画,Apple是采用「停、看、听」的态度,时机成熟了,Apple才有可能移回更多产品回美国,但绝对不会是全部的产品线。
大厂回美制造
正逐步形成风潮
除了Apple之外,美国许多大型企业都正在重新评估将海外工厂或生产线移回美国的计画。2012年2月20日美国奇异(GE)于Kentucky州的Louisville,兴建一座全新的组装与生产线,用以制造生产尖端且低耗电的热水器,这项产品原本是在中国大陆的工厂所生产, 2012年3月制造法式电冰箱的全新组装线也开始启动。预计在2013年初,另外一条全新组装线又将开动,这一条生产线是用以制造生产不锈钢的洗碗机,GE预计花费8亿美元,强化美国家电用品的生产线。
从成本角度来看,现今的油价已是2000年的3倍,大陆工资也是2000年5倍,未来还会持续提高(人民币汇率也有上涨压力),甚至一些原物料都在不断飙高,所以,全球制造集中于低廉劳工地区的时代,正在转变。在美国当地生产,甚至可以更为快速推陈出新产品,且获得更好卖价。例如:GE的GeoSpring热水器,于中国大陆生产再运送回美国本土,于零售通路价格为1,599美元,可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由于成本较低,因此贩售1,299美元。这说明了属于高价的产品移回美国本土的时机已经到来,未来随着GE与Apple相继行动之后,将会带动一波高阶产品移回美国的风潮。拓墣预估,至2020年,从美国海外移回至美国本土所创造出的新就业机会,将可超越60万个。
成本变动剧烈
全球产业大迁移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大陆的低廉劳工,以及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全球各地的企业在外包趋势下,都将工厂移至大陆沿海城市,甚至后来还有些企业在沿海工资上涨的压力下,又将工厂往大陆内地移动。
这些追求低廉劳工的企业,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风暴之后,原物料成本不断飙高,每桶原油价格停滞在80美元以上的价位区间,以及大陆政府极力以提高工资来提振其内需市场的作为(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下,全球产业开始面临再一次大迁移。
拓墣认为,未来ICT产业的产业链将逐步变成「本土研发与设计,全球各区域分工」的新时代,再也不是「本土研发与设计,集中于中国大陆制造」的时代!
也就是说,有些仍需要进军中国大陆内需市场,或者想拥有快速反应市场变动的制造模式,仍可停留在大陆生产。但是,高阶先进产品或无须太多人力组装的产品,或者毛利高且规格变动不太快速的产品,则可逐步移回企业本土之内生产与组装,企业有机会像GE获取更高产品毛利,且迅速运送至美国经销管道的益处。
中国大陆制造仍有其优势,但是,在美国制造也不是没有优点的条件下,Apple与GE精确的把握了「美国本土研发与设计,全球各区域分工」的趋势,其他大型企业势必也将追随这个趋势,让全球产业供应链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