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时间:2012-12-10
喧嚣和嘈杂是每个城市的电脑城卖场主旋律,大大小小的手拖车载着电脑配件在地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年轻姑娘小伙的拼命叫卖拉客以及农村重金属风格音乐的循环播放被365天无限复制。永恒不变的是喧嚣和嘈杂,但卖场内的铺位竞争却犹如电影中的夺宝故事一般刺激。
随着乔布斯用iPod扳倒了当时的数码巨人——索尼Walkman,国产 MP3 品牌迎来了自己为黄金的年华,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呈野蛮形态的爆发式增长,MP3 随身听 市场总量以每年近乎200%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大,成为当时的IT行业新增长点。
MP3随身听以无可比拟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卡带式随身听、CD随身听、MD随身听,像苹果、艾利和等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的某大区销售利润,每日的净利润以万元来计算。MP3因那段时期的爆发式增长为其在卖场内成功上位,那些年,卖场的橱窗、直对门口的黄金地段均被MP3霸占,OPPO的那首广告歌曲也因此成为人们手机铃声的必备音乐之一。
然而时过境迁,除了苹果、索尼等国际一线品牌混在自家手机品牌里灰溜溜地出售外,其他品牌均已销声匿迹。例如在广州以代理MP3起家的廖科文也开始谋划新的生计,自己的公司也早就拿到AKG、铁三角等耳机品牌的广东省代理权。
“做生意嘛,步伐要跟得紧一点。”廖科文表示如果自己再死抱着MP3不放,将战线调整到其他品类上,自己也将陪得血本无归。
野蛮增长的年代
从 1998年韩国款MP3的诞生到2003年,历经4年多的积累,随着成本的降低与各厂家的数年经营,在深圳华强北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个从芯片商把控上游产业核心、方案商提供芯片解决方案、品牌商进行包装生产到经销商负责营销的产业链源源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想要的MP3。
相比苹果、索尼等国际品牌千元以上的售价,除OPPO打着疑似国际高端品牌的擦边球、魅族自主研发生产拒绝代工外,其他国产品牌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低价路线,MP3的价格也从千元级别拉到了百元级别,399元、299元的MP3比比皆是。
“在当时,国产品牌选择低价路线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华强北的产业链已经成熟到任何人都可以介入生产MP3,比现在的智能手机泛滥还要严重很多。”历经过当时国产MP3品牌大爆发的艾诺电子营销总监吴志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当时只需要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具备一定的组装能力、在华强北开一个档口就可以做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