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与非网
时间:2011-10-19
核是微控制器(MCU)的关键部分,随着ARM核在MCU领域的广泛使用,有关MCU核的话题也越来越多。ARM核会不会一统天下?新的架构是否还有机会?如何把握才能成功?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电子报》约请了来自全球MCU核心企业的代表深入探讨,共话MCU内核发展趋势。
新进入者有机会健全产业链是关键
·MCU内核市场的后进入者还有机会吗?
·如果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提升?
赵辉:市场永远是开放的,进入时间并不是重要的因素。MCU不论是什么内核,能够适合市场的需求,有自己的特色就会得到客户的认可。比如DSP内核,在进入市场之初很多客户并不了解它能干什么,也觉得DSP不如一些MCU易开发,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复杂浮点运算、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DSP很快就确定其优势,也得到了一些客户的认可。又如富士通32位MCUFR系列产品和16位MCU16FX系列产品,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完备的支持模式,在变频、汽车电子等市场也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同。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道”才是关键所在,进入市场时间再早,如果不能把握市场的需求,没有切合客户的技术支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也是难以立足的。
吴健鸿:全球MCU现有市场总值超过150亿美元,是一个容纳了众多IC厂商的庞大市场。长久以来,虽然MCU市场一直都是大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每年都有新的IC公司推出针对MCU市场的新产品。目前,MCU市场非常分散,除了市场中的前10大供应商之外,还有数十、数百家小厂商在拼杀。虽然新的MCU厂商很难在市场中分到大块蛋糕,但对于携带创新产品进军的新进入者来说仍有一席之地。与所有新产品上市一样,对于进入市场的新军来说,建议他们进行适当的产品定位,明确了解其产品所针对的应用,创建参考设计,并同时确定吸引中国用户的价值定位。
曹锦东:机会始终是有的。因为市场要求是多样化的,要有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而不仅仅是ARM产品。从中长期看,ARM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但不可能通吃。在市场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8位、16位、32位的MCU产品,即便在32位产品上,我们也依然可以看到不同厂商的内核,其中既有中国本土的,也有日系的、欧系的、美系的。只不过这些核的市场份额有多大,能支持的应用有多少是未知数。只要这个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都会有生存的空间。
学习ARM,建立自己的生态链是中长期在MCU内核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今天众多行业都在分工合作,分工就有必要存在生态链。一个企业或一个内核的生态链布局健全,发展也就会良性一点。
多核MCU有需求目前非主力
·对未来MCU核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架构或设计?
·多核MCU会有市场空间么?
赵辉:MCU凭借其强大的控制功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信、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
随着各种消费类产品特别是便携式产品的功能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传统的单一半导体解决方案已经不能适应多媒体产品的需求,MCU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随着系统需求的增加,在某些应用中,既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功能,又需要有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所以MCU在一些需要数据处理、数据算法要求更高的领域开始与其他技术融合,双核MCU已经开始在市场中得到应用,比如DSP+MCU等。多核、众核的新构架、新设计也会层出不穷。
相比单核,双核MCU在运行和支持多工程序,处理多任务时性能一般都能保持在30%左右的提升。显然多核MCU势必在一些多任务、视频解码等领域有一定的性能优势,多核MCU也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优化外围组件。当然对于单一的价格来说,单核MCU还是比双核MCU更具优势。但是客户也一定会寻求的性价比,无论是单核MCU还是双核MCU,必然还是有它们的应用市场。
吴健鸿:由于MCU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因而很难推出全新的MCU核。无论是专有核还是像ARM这样的标准核,每家公司都应当在其现有核基础上逐步改进特性或提升性能。
实现多核MPU/MCU存在多种不同的原因:提高性能,通过提供冗余性相应提高可靠性,旨在简化设计的系统与任务划分等。对于有上述需求的系统,当然会存在对于多核产品的需求。
吴晓立:瑞萨对内核的改进是持续不断的,并一直在寻求功耗、工作电压、面积等指标方面的不断进步。MCU核的后进入者需要认真寻找细分市场并在关键指标上有所突破,例如,同时需要考虑集成更多的外设。
曹锦东:创新是必要的。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给客户。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排除某些地方来应用一些多核产品。但是从ST角度看,还没有看到在多核方面用户有非常大的需求,同时我们认为今天我们的32位产品线的后续产品,从性能、主频以及资源性来讲,会覆盖到非常大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