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时间:2016-07-07
中国高科技市场规模庞大,但外资企业想进入并不容易,这给那些擅长设计创新交易结构的律所带来机遇。
中国极速发展的科技业催生了多家科技巨擘,如市值1950亿美元的在线集市阿里巴巴(Alibaba)和截至今年3月用户规模达6.63亿的搜索引擎百度(Baidu)。它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庞大且越来越富裕的人口、互联网使用日益增加,以及向公私部门提供信息技术(IT)服务的需求。
外国竞争对手要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并不容易,部分原因在于,除了经济保护主义的狭隘自利,北京方面对这一行业还有多项担忧,包括网络安全风险、互联网用户相对较大的言论自由度,以及国际间谍活动的威胁。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对美国互联网监视项目“棱镜”(Prism)的曝光,加剧了中国政府对在华运营的外国实体的担忧,即便华为(Huawei)、中兴 (ZTE)等中国本土企业正开始在全球崭露头角。斯诺登原为美国情报机构的合同工,后来成为泄密者。
日益收紧的监管环境凸显了这些忧虑。去年曾有广泛报道称,中国当局甚至在计划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派驻警务人员。去年夏天公布的《网络安全法(草案)》本打算要求互联网公司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但在美国抗议后,北京方面删除了这一条款。终写入该法的一项要求是,互联网公司必须协助中国解密与恐怖主义事件相关的任何信息。
“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中国政府与西方政府或公司的看法有根本不同,”网络安全公司FireEye的分析师威廉•格拉斯(William Glass)表示,“在西方,互联网是一个公共平台,你想发布什么就发布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几乎被视为一个麻烦。”
北京的这种不安与发展国内高新科技产业、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的目标不合拍,后者是2006年出炉的所谓“自主创新”战略的一部分。一位交易撮合者表示,好将这一过程理解为“在更大程度上涉及政府采购方式,而非严格的法律规定”。
外企及其律师对此反应不一,他们希望寻求一种折中方案,同时留在这个有利可图的市场。例如,微软(Microsoft)自2002年就开始与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府分享该公司的源代码。
有的企业采取了更为雄心勃勃的策略。两年前,惠普(Hewlett-Packard)——如今已分拆为两家实体: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和惠普公司(HP Inc)——开始为重组部分在华业务探索选项。目标是落实一家中国合作伙伴,由其驾驭市场。
根据2015年5月公布的一份协议的条款,惠普以23亿美元将旗下一家新公司的多数股权出售给紫光股份(Unisplendour Corporation)。这家新公司由惠普旗下的网络公司华三通信(H3C Technologies)以及在华服务器部门组成。
紫光股份是北京的清华大学(Tsinghua)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清华控股(Tsinghua Holdings)的子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作为中国的学府之一(该校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母校),清华对惠普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惠普仍全资拥有在华的其他分公司,包括多个软件业务部门,但总部位于杭州和北京的这家新公司是其在华业务的主体。在维护世界科技公司之一的身份与表明愿意适应中国环境以求更大发展之间,惠普谨慎把握了平衡。上述交易于今年5月完成。
为惠普提供咨询的安理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表示,创新之处在于这笔交易“从结构上打造了一种本土企业形象”,这意味着,即便中方合作伙伴拥有51%的股权,惠普仍能保持“强有力的运营控制”。该律所谈到了其“开创性的”监管工作——考虑到“中国复杂的上市规则”和股市动荡。
为在新加坡上市的IT服务提供商中云集团(SinoCloud)提供咨询的鸿鹄律师事务所(Bird & Bird)也需要设计类似的创造性结构。中云集团希望收购中国互联网数据公司——贵阳中电的控股权,但中国的并购法规使这样做相当困难。一个不服从的少数股东使得收购更加复杂化。
为遵守中国的规定,鸿鹄律所不得不利用一个可变权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即允许一家公司在不持有多数股份的情况下拥有对实体的控制股权,类似于惠普的“强有力的运营控制”。但由于上述少数股东的存在,不得不在目标公司之上创建一家新公司,由其与中云集团进行交易。鸿鹄律所表示,此类实体是一种在中国很少见的有限责任公司。该交易于2015年10月完成。
在诞生于中国本土、又主要在华经营的科技企业中,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是不少公司正在从美国退市。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已有73家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完成私有化,仅2016年就有9家。律师们预计,其中许多公司将在中国内地重新上市。
反病毒公司奇虎360(Qihoo 360)所采取的新颖路径,或许会决定那些弃美赴华企业的道路。去年,在收到管理层发起的、93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后,奇虎360放弃了赴美上市计划。收购财团包括几个非中资合作伙伴意味着“很难重组公司,使其未来能在中国上市A股,”为该财团提供咨询的凯易律师事务所(Kirkland & Ellis)表示。后,这笔交易在结构上得到创新设计,使其能够在中国上市,募集在岸人民币资本。
该收购财团包括红杉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等共计30家机构。让交易变得更困难的是,谈判期间适逢去年中国股市剧烈震荡,基准上证综指在6月初至8月底暴跌30%。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你几乎可以在一天内感受到各投资机构热情的涨落,但它们多数都着眼长远。”考虑到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和不透明,该人士补充称,这“凸显有必要真正谨慎地做出规划”。
虽然奇虎360的协议近才签署,但律师们表示,更多退市及合资企业重组几乎肯定会接踵而来。尽管存在种种挑战,亚洲经济体对科技领域的众多外资企业仍是香饽饽。在中国境外诞生的企业发出的信号是,即便考虑到开销和长时间的等待,提升在中国的形象是值得的。
FireEye的格拉斯表示,中国有7亿多互联网用户,“这个数字不容忽视”。但他警告称:“中国政府非常清楚这一点,而且能够利用他们的市场力量迫使对手让步。中国将只会准许它想允许的企业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