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6-06-06
据报道,在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的国际南极中心,工作人员为一只截肢多年的小蓝企鹅安装了3D打印出来的假肢。在网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只名为“风笛”(Bagpipes)的小蓝企鹅很快适应了假肢,并尝试走了几步。
“风笛”是在2007年被发现的,当时它的脚因被钓鱼线缠住而受伤,后只能进行截肢。此后它无法舒服地走路和游泳,工作人员只能用泡沫啤酒瓶套剪成合适的大小,包住它的残肢,给予它一些支撑。
这只名为“风笛”的小蓝企鹅又重新有了一只“快乐的大脚”,而且还是3D打印技术的创新成果。负责养护企鹅的马尔·哈克特(Mal Hackett)说:“它有许多问题,包括残肢感染了禽掌炎(一种细菌感染),而它另一只完好的脚已经严重磨损。”
研究人员花了30个小时设计了这只假肢。这是新西兰国内首次将3D打印技术用在野生动物的肢体修复上。
过去9年里,“风笛”只能依靠残肢蹒跚而行,并且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我不认为新西兰之前有什么人将这种方法用在野生动物身上。能够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中尝试这种方法感觉不错,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发现任何问题,”哈克特女士说道。
失去一只脚使“风笛”的行动十分不便,并且非常不舒服,需要借助翅膀和喙来保持平衡。
工作人员将泡沫啤酒瓶套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套在“风笛”的残肢上,给它提供走路时的部分支撑。这个3D打印的假肢是由坎特伯雷大学的唐·克卢卡斯(Don Clucas)博士捐赠给南极研究中心的。接下来,工作人员将对假肢做进一步调整,使“风笛”感觉到更舒适。
2007年,一位苏格兰人在新西兰西海岸发现了这只小蓝企鹅,当时它的脚被钓鱼线缠住,后不得不截肢。
“风笛”在国际南极中心里十分受欢迎,被称为常住的“坏小子”。
“我们还需要做一些调整,使它能更容易固定在残肢上,并且保持在脚的位置上,”克卢卡斯博士说道。尽管新的假肢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但“风笛”已经开始渐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