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EFOCUS
时间:2015-08-24
这个夏天,机器人杀人、电梯吃人等让人伤心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周围——7月初,德国大众工厂一名年轻的外包员工遭遇机器人意外伤害而身亡。7月26日,湖 北荆州一商场内一名约30岁女子被卷入手扶电梯不幸身亡。7月27日,广西幼童左臂完全卡入自动扶梯,消防部门对自动扶梯破拆后,幼童获救,但造成手臂重 伤。
机器伤人的事件频频发生,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复杂的。在悲痛和愤怒的同事,我们首先应该振作起来,客观的面对和分析这种偶然事件背后的危险漏洞,同时也要更加警惕,还有哪些由人类发明的高科技,充满了更加隐秘的危险?
1.无人机
美国飞行员与空中交通管制员发现,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开始出现在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附近,近来就曾发生数起无人机与飞机险些相撞事故。一些飞行员描述许多险 些相撞事件称,无人机距离他们的飞机仅数米之遥,这一距离在空中眨眼即过。在某些情况下,飞行员不得不采取行动以规避无人机。
2015年1月26日,美国华盛顿执法部门当天发现一架小型无人机闯入白宫,特勤局正就此展开安全调查。而根据无人机上的标志“Dji”,该无人机很可能是来自一家中国公司……
所谓树大招风,这不,国外拍摄的一部恐怖片,主角成了大疆无人机。预告片展示的内容大疆无人机不但无人操控自动起飞、杀害主角的宠物狗、拔掉电池已然可以飞,还偷窥女主角洗澡等……
日前有报道称,上海年内将牵头制订《上海市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管理办法》。按照新规,凡是遥控航空模型在公开区域内飞行都要持证;非法驾驶还可能被处以5至10天的行政拘留。
2.自动驾驶
你是否有想过,如果一个用户“越狱”他的车载电脑,提升行驶速度,而其他汽车的AI会因为安全因素,变换车道进行避让,这会让整体交通行驶效率降低、但这 个越狱的用户则会获得便利。亦或者,黑客通过侵入车载电脑,完全改变汽车的行驶目的地或是驾驶机制,这种安全隐患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是不可估量的。
去年年底,美国联邦调查局起草一份内部报告,该报告指出,自动驾驶汽车或在未来成为杀人工具。
报告中特别指出,犯罪分子可以借助自动驾驶汽车,腾出双手从事其他活动。同时,联邦调查局认为,自动驾驶汽车能够使罪犯更轻易地逃脱警方的追捕,此外,只要对自动驾驶汽车重新编程,犯罪分子就可以使用自动驾驶汽车运输爆炸装置,进行恐怖袭击活动。
3.3D打印
此前,日本27岁男子Yoshitomo Imura在网上下载了相关枪械设计图示,之后利用3D打印机将其打印成型。到这里其实也没事,问题是他还将3D手枪试玩视频传到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就在介时,机智的川崎警察蜀黍立马上门查水表,并查获5把3D打印手枪。经过测试,其中两把手枪的威力竟能够射穿10块木板啊大哥,警察蜀黍表示该枪械已经具备杀人威力。而Yoshitomo Imura对3D打印手枪供认不讳,但声称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
4.机器人医生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统计:在一份给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报告里,有超过一万件医疗事件,其中机器人外科医生参与的医疗中,有144例死亡,1391例受伤。
尽管机器人微创手术被广泛运用,但机器人手术的技术难度和并发症的数量仍是不可忽视的。那些技术难题包括燃烧或破碎的工具,落入病人的身体里和机器人突然的意想不到的动作。
机器人外科医生正在杀人。或者人们在不正确地使用机器人。无论哪种方式,机器人不会受到惩罚,但是那些使用它们的医生和医院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人工智能
大家应该还记得不久前发生的悲剧,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一个机器人杀死了一名人类工作人员,而这也是首例“智能机器人杀人案”。这一则消息一经传出,顿时 让人想到了此前特斯拉CEO马斯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工智能很可能将召唤出恶魔,在5年之内做出无法控制的恐怖事情。
萨塞克斯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布莱·惠特比(Blay Whitby)表示:“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我们不能‘谴责’机器人。机器人尚未达到为自己的决策负责的水平。”
“从技术和道德角度看,这起不幸的事故与机器操作员有关,因为他没有启用安全防护方案。大众的‘安全防护方案’是由计算机软件提供,而当时他(技术人员)正在设置软件,因此我们更应原谅机器人。”惠特比说。
但是,这个问题给人们带来普遍的担心和焦虑。“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终会导致人类族群的灭绝,”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接受BBC的采访给出了这样的观点。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把AI称为“人类的潜在威胁”。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也表示过类似的担忧。
6.激光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快的刀”、“准的尺”、“亮的光”。
激光雕刻机雕刻有机玻璃的时候电流在6安培左右,可以把有机玻璃直接汽化掉。即便是金属材质也能够在表面雕刻上划痕。
在激光的伤害中,以机体中眼睛的伤害为严重。波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激光,眼屈光介质的吸收率较低,透射率高,而屈光介质的聚焦能力(即聚光力)强。 强度高的可见或近红外光进入眼睛时可以透过人眼屈光介质,聚积光于视网膜上。此时视网膜上的激光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提高到几千甚至几万倍,大量的光能在瞬 间聚中于视网膜上,致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层温度迅速升高,以至使感光细胞凝固变性坏死而失去感光的作用。激光聚于感光细胞时产生过热而引起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是不可逆的损伤。一旦损伤以后就会造成眼睛的失明。
7.网络恐怖主义
1997年,美国加州情报与安全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柏利·科林次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一词,认为它是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同年,美国联邦调查 局专家马克·波利特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网络恐怖主义是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针对信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攻击活动,由次国家集团 或秘密组织发动的打击非军事目标的暴力活动”。此后,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电子圣战”“网络圣战”等提法相继出现,它们更突出了活动 发起者及其目的,以区别于通常意义的网络罪犯和黑客。
有专家指出,社交媒体成了恐怖分子的“战略工具”,使恐怖分子可以直接“敲开”目标受众的大门,而无须等待访客上门。各大圣战论坛号召开展“脸谱入侵”行 动,“推特恐怖”“优图恐怖”等屡见不鲜。2013年9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就对袭击事件进行了“推特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