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时间:2015-04-23
他是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他是下一代5G通信的核心技术――毫米波芯片研发领域的佼佼者,他还是师弟师妹眼中的“燹(xiǎn)神”。他在毕业前婉拒了多家世界知名芯片设计公司的邀请,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展开新的工作。他,就是“2013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赵涤燹。在19日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组织的留学生座谈会上,赵涤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赵涤燹早年在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学习,先留学荷兰,后于2010年5月来到了比利时鲁汶大学ESAT-MICAS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该实验室是世界著名的集成电路科研机构,长期致力于前沿芯片的研究。经过5年的研究学习,今年只有32岁的赵涤燹,已在下一代5G通信核心技术之一的毫米波芯片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次以作者的身份把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并申请了3项美国专利。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赵涤燹说:“经过荷兰3年的学习,让我觉得业界‘大牛们’并不是触不可及,通过努力,我们是可以赶上,甚至可以超越的。我从此也很有信心可以做出世界上好的芯片,因为通过反复分析,反复仿真和反复计算,我可以确定我做的电路性能已经达到了所使用工艺可以实现的电路性能的极限了,即使是业界‘大牛’也无法超越我做出的电路性能。”
随着毕业临近,赵涤燹婉拒了多家世界知名芯片设计公司高层领导的邀请,准备投身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集成电路研究组)参加工作。面对亲朋好友的疑问,他这样回答:“我为什么一毕业就要回国呢,我觉得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不等人。5G的标准正在制定中,各个国家的大公司和科研机构都在5G上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所以我想必须马上回国,利用我在毫米波集成电路上国际的技术,做出有竞争力的5G芯片,为我们5G技术的研究开发奉献我的绵薄之力。另一方面,鲁汶大学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平台的重要性,只有和同事通力合作,才能把事情迅速做起来。”
赵涤燹还说,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教授作为国家5G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对毫米波芯片的开发极为重视,经过三四年筹备已建成了完整的毫米波芯片测试平台。面对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国家的重视,他有信心在未来两至三年内研发出国际的应用于5G的通信前端芯片。
同在鲁汶大学学习的郑学智博士认为,赵涤燹的研究成果非常有意义,“我们都知道一件事情,在这个行业里,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的标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管是搞物理的,还是搞电子的,大家都在追随着西方先进国家的标准,在5G技术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的起步速度不比欧美晚,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和他们齐头并进,甚至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比他们更超前,那么我们就可以制定我们自己的标准,其他的人就要跟随我们的标准,这是一个巨大的翻身仗,这有可能为我们国家在未来几十年内奠定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处于的地位。”
除了在科研上取得突破,赵涤燹在读博期间还参与编写鲁汶大学硕士课程“高频集成电路设计”的课件和所有实验课材料;指导了3名硕士生的毕业设计;作为正式审稿人对多个集成电路领域核心期刊进行审稿等。他的师弟张炀透露说,赵涤燹热心指导同学,大伙私底下都称他为“燹神”,“鲁汶大学的MICAS组和清华大学有许多学术交流,国内来的师弟师妹在选择硕士课题时,个永远选的都是‘燹神’的课题,因为他可以给你好的指导,给你传授好的设计理论,让你迅速地站在这个学术领域顶尖的位置上。”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参赞陶洪建勉励其他留学生也要立志成才。他说:“赵涤燹是在恰当的时候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且做得特别好,让我也非常感动。从工作的角度去观察一个人怎么能成为杰出的人才,就是两个层面,一个是有没有能力做,二就是你有没有很好的心态,你会不会做一个很好的人,涤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大家去琢磨琢磨。”
陶参赞还介绍说,比利时共有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大多数为研究生,目前普遍回国创业意愿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