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efocus
时间:2014-12-08
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在近几年的资本市场中堪称提升估值的利器,而汽车这个规模巨大的传统重工业的触网,所引发的市场空间的想象更是令人兴奋。正因为此,车联网这个话题也成为了近一段时间以来投资者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从年初的CES展上各科技公司在汽车业的布局展示到近期腾讯收购四维图新股权、阿里巴巴和上汽的强强联合,乃至华为与东风、长安的深入合作,无一不挑动市场的神经。
车联网的核心:基于“车”主体的联网
虽然车联网这个名词已经是如雷贯耳,然而如果要解释什么叫车联网,却是颇需费一番精力的。汽车中控台上的屏幕实现更多的互联网功能就是车联网?目前流行的OBD盒子就是车联网?通用Onstar所实现的一键呼叫维修等服务就是车联网?
笔者认为,这些都只是车联网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实现车联网的形式是什么并不是问题的核心,重要的在于车联网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内在思维是什么。PC机和因特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实现了联网。而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更是实现了人与人时间Alwayson模式的联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车联网的侧重应该在于实现“车”这个主体之间的联网,更宽泛的,可以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环境之间的联网,在此基础上之上,可以衍生出广泛的商业应用,如智能交通、基于车联网的维修、汽车保险等等。
进行车联网产品研发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根据我们的分析,各种商业模式的构建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而特定的思维模式往往是由企业基因决定的。我们大体可以将构建车联网商业模式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车辆应用为着眼点,实现车辆应用的“信息化”,我们可以称为“车”思维模式;另一种以“互联网”服务为着眼点,力图将目前互联网的一些功能和服务移植到车辆场景中,我们称之为“网”思维模式。
“车”思维的起点是从车辆应用出发构建车联网商业模式模型,而且大多数这种类型是传统车厂推动和发展的主要方向(车厂系基因)。通用Onstar是比较典型的车思维的应用,用户通过Onstar按钮链接呼叫中心,之后车载GPS芯片会对车辆和用户位置进行定位,并提供相关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汽车安全、生活服务、导航等等。
车联网行业的“网”思维模式即是从互联网角度考虑汽车应用,将目前成熟的互联网产品—特别是非车辆本身的应用——移植到车载场景,进而构成车联网新的商业模式。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所谓“第四屏”的概念,即将中控台视为类似手机触摸屏幕的功能,将目前基于手机的互联网应用与车辆使用场景进行整合。
上汽的“inkaNet”即是这种“网”思维的产物。incaNet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看新闻、查车况、查天气、刷微博,上微信等功能。网思维模式产品的创造着往往是车厂体系之外的公司,因此比较容易摆脱车企系统内“做项目”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