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在线
时间:2014-08-22
日本家电行业三巨头松下、索尼和夏普近日纷纷交出了各自的第二季度财报,松下公司今年4-6月,销售收入达到18523亿日元,营业利润823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和28%,实现净利润379亿日元,同比增长35%。索尼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为18099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57.3%至268亿日元。夏普公司二季度实现收入6197亿日元,同比增长1.9%,出现净亏损17亿日元。
日企家电三巨头(索尼 松下 夏普)
综合这几年的财报来看,这是松下2013财年扭亏后,首次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也是在这一季度,索尼公司的家电业务结束了连续亏损的状态并实现首次盈利,至于夏普,相比去年亏损的179亿日元,今年的17亿日元的亏损也着实是业界良心了。
财报虽然好看了,可他们起家的家电业务却并没有为此出力,所以巨头们也纷纷做出了业务调整。拿松下来说,在整个集团中,家电业务所占比重已不足30%。索尼也对家电业务做出了调整,把电视业务拆分成了全资子公司。至于夏普,与美国零售巨头百思买达成了协议,将向百思买提供外部委托代工生产的“夏普”品牌液晶电视机。除了三巨头,另一日本家电大佬东芝继去年底宣布关闭其位于中国大连的液晶电视工厂后,如今又将全球24家电视销售公司削减了一半至12家。也难怪有海外媒体如此描述:5年后全球家电业巨头中或许不会再有松下、索尼和夏普等日本企业名号,这些公司已经不能再称为家电行业的巨头了。
从日企家电做的以上这些“瘦身”动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利好的财报,其实是以削减其家电业务的代价换来的,日前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东芝家电业务部门中彩电、白电的营收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夏普也并没有提升销售目标,维持在了液晶电视820万台、4400亿日元的指标上,而索尼则把该财年的彩电销量从1600万台削减至1550 万台。
卖场里的日企家电
我们不禁感叹,日企家电怎么就堕落成了这个样子,通过我们看似“抠门”的方式才能保证那些健康的财报数据,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家电去哪了?笔者(90年生人)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和父母逛家电卖场的情景,1990年代中前期,几乎所有的商场都在销售松下、三洋、东芝等品牌的家电,那个时候,谁能拥有一台日本产的彩电是一件令人荣耀的事情。电视上也到处都是日企家电的广告,甚至有的电视节目就直接以日企的品牌命名。但是,不知不觉中,这种荣耀感不那么明显了,甚至陌生了。
早在60年代,象征日本尖端技术的日立公司就进入了中国市场,成为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少量外资企业之一,在8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中,日立、松下、三洋等日本家电产品风靡中国,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日立在中国逐渐失语。1996年是日系家电品牌中国市场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日系品牌普遍以形象出现,但是,此后逐渐走向萎靡,直至今日,仍没有实现大的改观。
早进入中国的日立
日企家电这种“节流”方式的自救实属无奈之举,但是单纯的依靠节流来实现盈利,实难成为长久之计。“不管做什么努力,日本家电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家电的日本时代已经结束。”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日本家电企业的“自救”早就已经开始了,但如今看来却没有任何本质的改变。通过近几年的转型和调整,以索尼、松下等为代表的日本家电巨头开始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但要应对来自美国、韩国和中国科技公司的激烈竞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作为综合性的大公司,一项业务的失败,并不代表整个公司利润的下降,有时舍还是不舍,是一个连亚里士多德都难以解答的哲学问题,不过貌似日企家电已经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东芝在关停大连工厂的同时,宣布以35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的固态硬盘制造商OCZ,而对于大连工厂空置的厂房和土地,东芝表示,将考虑用作医疗器械和工业电机等产品的生产基地。索尼也早已将自己的业务延伸至产业链的上下游,包括内容制作,移动、影像、游戏将成为其业务的核心领域,而且财报显示智能手机是索尼销售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松下接下来的精力将集中在汽车电池、车载娱乐系统、汽车安全设备等领域,家电业务已不再其长远规划中。而夏普发布的,从2013年到2015年的中期经营计划中,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汽车、水和空气安心工程和教育领域,成为新确定的发展领域,家电业务并没有被提及。
松下的汽车安全设备
索尼的娱乐硬件系统
夏普的机器人业务
东芝的未来发展
我们中国企业在遇到发展机遇的时候往往犹豫不决,欧美做的我们才做,韩日做完了我们再做,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我们,在面对这种抉择时,从容果断的做出正确决定,确实不太容易。精确的市场分析,高瞻远瞩的市场方向,永远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准则,现在来给日企家电的未来下判词还为时过早,给家电业务做“瘦身”或许是日企家电在蓄力等待一个时机,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