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时间:2014-06-30
智能手机、平板、自动取款机、地铁自动购票机……在我们周围,广泛分布着仅用手指触摸就可以进行各种操作的触摸屏。其中很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就是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而不断成长的电容式触摸屏。
触摸屏的主要材料,就是导电的透明薄膜,又称为“透明导电膜”,使用广泛的是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结晶体做成的薄膜。在ITO膜的上面,还覆有一层由玻璃、塑料等制成的薄绝缘层。ITO膜被分隔成边长大约为4毫米的正方形。排列在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方形ITO膜,由导线联通起来,形成纵列(X轴)连接(插图为粉色)和横列(Y轴)连接(插图为蓝色)。连接成串的各列称为“电极”,从各个电极引出的导线通过屏的外缘,汇集在一处。
手指触摸的地方,能大量“储存”电荷
仅用手指轻轻触摸就可以进行各种操作的触摸屏,如今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触摸屏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识别手指触摸的位置。现在,市场上70%的触摸屏都是“电容式”。简单地说,所谓电容就是物体“储存电荷的能力”。
智能手机、平板等触摸屏通常会有很弱的电流通过。我们用手指触屏的话,处于触摸位置的电极的电容量会发生变化,电的流动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这个变化,就能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
检测触摸屏各个电极的交点
在用智能手机、平板等操作时,有时候要用到多个手指(多点触控,比如页面的缩放等)。在这时,光靠检测电极的电容量是无法正确定位多个手指的,这就需要对可能的电极的交点做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也许会有人认为,不管触摸的地方是一处还是多处,只要逐个分析电极的一个个交点,并以此直接确定触摸位置,不就行了吗?但是,与屏上电极的总数相比,屏上电极的交点总数要多得多,逐个分析所有的交点,所花掉的时间就会比只检测电极要多出几倍到几百倍。因此,电容式触摸屏采用了两种检测手段:如果判断为单处触摸,就首先测定每个电极的电容量;如果判断为多点触摸,就会对电极的交点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利用手指按压的“凹陷”进行控制的电阻式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