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时间:2014-06-12
作者:丁华杰
媒体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公司将与鸿海精密集团扩大合作关系,以‘提高产能’”,这则报道关注度并不高,不过如果换个标题“富士康与特斯拉计划共同造车”估计会瞬间红遍媒体,事实上,二者几乎是同一个意思。
鸿海精密集团并不被包括笔者在内的民众熟悉,不过大家都熟知富士康,作为典型的代工“血汗工厂”,富士康给人的印象并不好,这个走制造业低端加工的企业,与制造业主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特斯拉联系在一起,这个可以想象的空间就多了。
事实上,特斯拉并不是首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意愿与富士康合作的公司,前段时间的北汽准备与富士康合作制造电池,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机会呢?这要从我们大国情谈起。
之前和朋友聊天,几位朋友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注定成为世界的主宰者,期间谈到中国人能够将人美国等其它科技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民工”的方式进行大范围操作,降低成本、快速应用,当时几个人还戏称这种方式是“先进科技粉碎机”。以“先进科技粉碎机”的方式,将一些看似高端的技术,逐步分解成“普通技术”,逐个攻破,终系统上降低成本.
特斯拉与富士康合作能否降低成本?有什么优势和劣势?笔者浅析。
、卸下“高大上”成本能否降低?
特斯拉汽车能够拿出魄力卸下“高大上”的姿态,与富士康进行合作,关注的东西莫过于降低成本,如果特斯汽车与富士康进行合作,能否如愿以偿的降低成本呢?或者能在什么方面降低成本呢?
新能源汽车当下降低成本,莫过于两种方式,从规模上降低成本,将设备、研发等成本进行分摊,如果数量上去了,这部分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具体来言,如果特斯拉ModelS仅仅售出去一辆,那么这个成本就非常高,卖一千万都不足以弥补成本,但是如果卖出去几万辆,这几万辆平摊这些成本,意味着整个售价可以降低到一定的合理范围,这种方面降低成本,只能依靠汽车制造商自身的营销能力,以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孕育情况,富士康在这个方面没有办法和能力帮助特斯拉汽车降低成本。
第二种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从物料、制造上去进行“节源开流”。关于物料成本嘛,如果你的这辆车配置摆在了这里,这个物料成本基本定型了,特别是相关的一些零部件都确定下来了,即便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零件,这些成本想要巨大的差别基本不太可能,除非你处于行业的垄断地位,但是这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不存在。
那么第二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就简单地归结为制造商去降低成本,这点恰恰是富士康等代工企业拿手的东西,你可以试想一下,在美国硅谷的工程师和工人待遇是个什么样的待遇,同样在深圳富士康的待遇又是个什么样的待遇,这二者之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差距?所以,利用这种低成本代工厂进行加工制造,对于降低批量化生产的产品效果应该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