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在线
时间:2014-05-31
早在大约十年以前,OLED与佳能主推的SED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将会完全取代当时的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十年后随着技术和行业的整体发展,等离子技术由于受到整体产业链布局的影响已经完全没落,如今已经很难购买到。此外佳能并没有对SED技术投入足够多的热情,这样我们在近些年中所看到的显示设备基本采用的是液晶以及OLED屏幕。
在之前的文章以及外界的宣传中,我们都知道相对于LCD液晶显示技术,OLED在色彩、可视角度、动态画面清晰度以及可柔性等方面都要明显更好,但即使是经过了十年左右的发展,OLED显示屏幕在技术和量产等方面依旧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且成本依旧高居不下,这也是OLED技术目前只用于一些小尺寸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而无法在液晶电视这样的大屏设备中大量出现。
等离子电视过去一直是液晶电视的对手
正是由于OLED在大尺寸面板上的成本居高不下,并且产能也受到限制,受到经济上的压力,日系企业如索尼与松下已经开始逐渐退出OLED电视市场,而不久前三星也宣布暂时将OLED业务放在一边,其考虑的是过去的一年内,自己的OLED电视产品叫好不叫座。面对这种局面,很多人想到了OLED目前的窘境当年等离子电视的遭遇非常相似,因此大家不由得担心:OLED会重蹈当初等离子的覆辙吗?
产业链因素让等离子衰落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年的等离子电视是如何衰落的。平板电视刚刚兴起的时代,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形成了两大阵营,它们还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不过目前的状况也非常明显:液晶电视终大获全胜,几乎已经完全占据了主流市场,而等离子则只有极少的产品还在销售,几乎已经完全退出市场,而随着松下宣布全面停止等离子电视的生产,其全面退出市场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等离子阵营过去一直采用技术封闭的策略
事实上从技术方面而言,等离子技术相对于液晶而言完全不落下风,甚至很多方面都还更甚一筹,多年以前市场中还存在着“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的“名言”。尽管初等离子电视也存在分辨率相对偏低、烧屏、功耗偏高等问题,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进,等离子电视已经完全解决了这些不足,并且其在色彩表现以及动态画面的清晰度上要比液晶电视明显更加优秀,但是市场终还是选择了液晶而不是等离子,之前有很多的案例也充分表明:市场的选择并非完全参照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在更早的特斯拉和爱迪生关于供电系统的竞争,90年代通讯行业中的CDMA与GSM的竞争,以及PC操作系统中的Windows和Mac等竞争中表现的也非常明显。
等离子的失利可以看作是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失败,而等离子行业中的技术封闭则是主要原因。在等离子发展的初期,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等厂商牢牢把控住了技术优势以及上游的等离子面板制造资源,并且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完全不向其他厂商开放整个产业链。这样就让其他厂商纷纷知难而退,另起炉灶发展液晶产业,更加刺激了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液晶面板生产线扩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液晶电视开始在色彩饱和度、响应时间、对比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断发挥其在清晰度方面的优势(当液晶电视开始支持1080p全高清分辨率时,等离子等离子还停留在720p时代,甚至分辨率更低),终依靠在价格、功能、节能等综合性能方面获取了更多消费者的芳心,让等离子阵营节节败退。
打败等离子电视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产业链与资本
液晶产业链的大量集中也反衬出等离子产业上游的更多问题。任何产业都有一个产业链效应,如果终端产品产量逐渐萎缩,它的上游供货商成本增大,随之等离子面板配套设施,如元器件等价格成本也逐渐高于液晶面板上游产品价格,产业链遭遇挑战,陷入一个不健康的循环。此外,液晶面板使用范围非常广,从小尺寸手机到超级大屏电视,液晶面板都可以发挥作用,因而液晶产业链能够获得全球更多资本的涌入。而等离子受到技术的影响,很难集成在对功耗、体积要求非常高的便携式产品中,这样也大大降低了其实用性。终在产业链整体的影响下,等离子阵营吃了败仗。
OLED电视面对的窘境
与等离子电视相比,OLED电视相对于传统液晶电视同样拥有一大堆的优点,可以说是液晶技术的全面升级版,的劣势就是制造工艺还并不成熟,并且制造成本要明显更高,但是对于一个新鲜事物而言,成本与价格并非绝对的障碍,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再是难题,就如4K超高清技术一样,入门级的4K电视售价甚至与同尺寸的1080p全高清电视基本相当,而这个时间也仅仅只用了一年。
OLED电视一直叫好不叫座
比起价格与成本来,更可怕的就是产业链的布局。在等离子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技术与制造被锁定在少数几个厂商中,并没有对整个行业开放,因此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更多的电视厂商选择了开放性的液晶技术。而在目前OLED电视面板方面,只有三星Display与LG Display两家韩系厂商拥有量产的能力,而目前发布OLED电视的厂商也非常少,除了三星电子与LG电子之外,虽然索尼与松下也展示了自己的OLED电视新品,但并没有实际在市场上发售,而这些厂商也非常清楚:这些产品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不可能会有太多的销量。
OLED电视投资成本太高,受到财政状况的影响,很少有厂商会押宝在OLED上
此外受到整体电视市场利润率不断降低,以及家电厂商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他们需要在短期内找到尽快获利的办法,没有太多时间和耐心放长线钓大鱼,而OLED技术在制造等方面暂时还不能实现普及,甚至没有人能准确的预测出其能够作为大众消费品推广的时间,这样对于电视厂商而言,他们宁愿将资金投入到更稳定的液晶电视产品线中,也不会贸然花钱大力推广一个暂时还看不到未来的产品。而即使是拥有非常完善产业链的三星电子,也宣布放弃OLED电视业务,这也让人们不由得担心OLED会复制等离子的失败之路。
OLED与等离子的不同之处
尽管OLED与等离子目前的市场状况都是完全相同的,即只有少数厂商有实力生产这类电视终端,市面上缺乏这类产品,销量非常惨淡,家电厂商也没有信心大力推广这样的机型,而大批量生产以及降低成本也没有时间表,但是两者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在产业链方面,虽然两者都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有能力生产,但是等离子电视基本上是被技术封闭所导致的,五家厂商没有任何授权的意愿,让其他厂商干着急;而OLED的产业链则是开放的,从技术角度而言,除了三星以及LG之外,包括索尼、松下在内的日系厂商以及我国台湾省的友达等厂商都有技术实力生产OLED面板,只是由于目前受限于整体的经济状况还不会加大投资的力度生产,与等离子时期“希望生产但不能生产”的状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有能力生产OLED电视的厂商会比等离子更多,产业链更开放
其次,等离子技术由于自身的限制,其无法放置在便携式设备中,如大家从来没有使用过采用等离子面板的手机产品,甚至连桌面显示器都很少看到。而OLED面板则与液晶一样,可以使用在小尺寸的手机等产品中,并且很多手机厂商都将配备OLED显示屏来当作卖点进行宣传,而三星销量的Galaxy S系列手机也对其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除此之外,OLED还可以应用在照明领域。
OLED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小屏幕甚至照明领域,这点比等离子更为广泛
可以看到在用途的广泛性上,OLED要明显比等离子技术更加丰富、实用。也就是说即使OLED终由于制造工艺和成本等原因无法广泛使用在平板电视中,但它仍然可以大面积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不会像等离子那样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
OLED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很多厂商已经退出了OLED电视市场,重新开始专注于液晶电视的开发,但我们认为这依旧是暂时的策略。从索尼等厂商的动作来看,尽管其退出OLED电视市场,但是依旧选择与松下合作继续研发OLED技术,也就表面很多厂商并没有对OLED技术失去信心,只要时机成熟,他们终还是会回来。
上文中我们提到OLED产业链并没有像之前等离子那么封闭,因此只要获得上游的资源,任何厂商都有机会推出OLED产品。如LG Display依旧坚持在生产OLED面板,其除了将这些面板销售给同集团的兄弟公司LG电子之外,近期国内的家电厂商如海尔推出的OLED电视,其面板也来自于LG Display,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让更多的厂商加入到OLED行业圈中,加速该技术的普及。
很多厂商依旧在等待OLED市场的成熟
对于国产电视品牌而言,之前其一直在技术等方面受到国外品牌的压制,在消费者心目中更多的是以低价格来取胜,很难在产品品质上说服消费者。而OLED的发展则为国内家电厂商带来了机会,利用这个开放性的产业链,国产厂商同样有能力推出自己的OLED产品,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价值。
4K、3D、智能等流行的元素与OLED可以完全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