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3-11-14
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车联网的概念逐渐热炒了起来。由于资本市场对概念炒作的追逐,车联网也和物联网一样,成为股票做手炒概念的工具。
而“车联网本质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如何能够实现真正的商业价值?”等问题却缺乏探讨。对于消费者来说,什么样的车联网才是有价值的车联网?且随着笔者来一起看看车联网的前世今生。
车联网的起源
车联网的概念来自于互联网。
互联网是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更多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移动互联网,把节点从PC换成了智能手机,把以太网,换成了移动通讯网络。
而对车联网来说,不过是把节点换成了车载电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OBD(On-Board Diagnostics)这些车载电子设备。车联网同样需要通过移动通讯网络。
从广义上说,车联网是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而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车联网对消费者和管理者的意义在于,通过车载各种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讯网络,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递数据,满足用户和管理者的需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以前,我们传递一个文件,要靠人员、车辆,互联网时代之后,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解决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车联网也要起到类似的作用,譬如用户车辆出现隐患,车联网时代前要开到4S店,连上电脑检测才知道,等发现往往已经问题不小,要大动干戈。而在车联网时代之后,通过信息采集传递,在刚刚出问题的时候,厂商已经通过车联网检测到,并提示车主和4S店进行处理,大幅度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行车的安全系数。
所以,车联网的本质是利用电子技术,利用网络技术给用户创造价值,替代现有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商业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成本。
蹒跚学步的新生儿
现在,车联网的发展还在萌芽阶段,各个厂商都试图结合行车电脑、各种传感器和互联网络来做些什么。
奔驰推出技术,可以通过GPS感知行车位置,将行车经过的建筑信息下载下来,并且投影到挡风玻璃上,看起来很酷,但不过是噱头而已。
特斯拉Model S可以远程控制车辆空调开关,在炎炎夏日或者寒风凛冽的冬季,可以让你一上车就有舒服的温度,这个就比较实用,但是级别还比较低。
一些城市的公交车可以把GPS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对全市车辆运行情况做一个监控,调度,这也算是实用的功能。
也有一些厂家走得比较远,利用智能手机APP控制汽车,并进行远程监控等,比如比亚迪。通过电子设备和网络,可以实现远程启动车辆,启动空调;把车辆行驶过程中的GPS信息,车辆发动机运行信息,胎压等等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远程发送给比亚迪的数据服务器,厂家可以监控车辆的一举一动,对车辆的机型状况随时随地了解,并加以干预。这个真正有点车联网的样子了,但是还局限于厂方的应用,不能实现每个节点的互联互通,更不用说与其他品牌其他车型之间互通了。
目前的这些初级的车联网应用或者是为了厂商卖车,或者是为了公交管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业界标准,还在萌芽阶段。距离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还非常遥远,这是车联网产业链没能打通而造成的。
各自为战的节点
互联网的节点是PC,处理器是X86处理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Linux、MAC OS,移动互联网的节点是智能手机,处理器主要是ARM处理器,操作系统是IOS、安卓、WP。每个节点之间都可以互联互通。
车联网的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相同,但是节点各自为战。每个厂商,每个型号都不同:有的用ARM处理器,有的用Intel的X86处理器,还有用Mips处理器;操作系统也是各自用各自的,用Linux,用Wince,用各种各样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传感器大多根据供应商的不同而不同。这就使得车联网的节点不能做到标准化。
硬件、软件不能标准化,各种应用就难以做到通用,一种软件,一种应用只适用于一家企业,甚至一款车型,自然无法做大,形成业界标准,进而产生商业模式。
做为一个正常的产业链,应该在传感器、处理器、操作系统,网络接口上形成几个巨头,一套标准。无论你是奔驰、宝马、丰田、大众,还是长城、奇瑞、比亚迪,都是一套标准,供应商都是几个巨头。我的比亚迪唐,和你奔驰S600对外提供的信息格式是一样,接受到的指令处理也是一样的。
唯有标准化,才有做大的基础,才能谈得上去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而没有这种标准化就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勉强算作局域网,而非互联网。前者存在很多年,没有带来很大变化,而后者引发了一场革命。
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方式
现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商自带的电子设备也是五花八门,那么要如何来实现车联网呢?一个可行的方式就是附加,使用第三方统一的电子节点,替代厂商们各自为战的车载电脑,用利益诱惑也好,用政策强制也罢,把统一的电子节点放置到每一辆行驶的汽车之中,然后用通讯网络互联,形成标准化的网络,进而产生各种商业应用。
以中国的国情而言,这个过程很难由汽车企业来完成。或者由国家强制完成,或者会由互联网企业通过免费派送硬件来完成。譬如免费送一个集成GPS、行车记录仪,多媒体影音播放,移动上网、通话、短信(还可能有速度计、加速计、温度计、气压计等等)的综合车载电脑。
因为不和汽车行车电脑连接,汽车内部部件的运行情况无法采集,但是不用这些也足以支撑起很多车联网应用和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标准的电子设备普及足够的数量,各种商业模式也就可以展开,根据停车GPS位置,推送饭店、商场信息;提供停车位信息、路线引导、实时精确路况;保险信息采集……互联网造就多少种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造就了多少种商业模式,车联网也将造就多少种商业模式。
这是才是现阶段可以实现的车联网。如果汽车企业不联合来完成,就可能由互联网企业来完成,政府不强制推行,就有可能由业界巨头来制定标准推行。
未来的车联网
现阶段可行的车联网,是在各个厂商利益分割,形不成标准化条件下不完整的车联网。当业界洗牌完成、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各种安全措施完善之后,车联网就不再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分支,而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那个时候的汽车与今天的汽车定义都会不同,就如同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的区别。而这一天并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