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台引发争议,当时安倍晋三尚未当选新首相,日本社会身陷六重苦,景气低迷、日圆汇率太高、日本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远见》当时曾做过一期封面报导〈
台湾
正在买日本〉。
那时候《远见》跟随很多台湾传统与科技业深入日本乡间,寻找有技术含量、却苦无国际行销能量的日本中小企业,并购或合作,让台湾的国际业务能力与机灵弹性,结合日本技术,一起打进国际市场。
现在,日本景气在安倍晋三新政刺激下正逐渐复苏,日圆兑美元下跌到100左右,日本出口再度畅旺了。一年后,我们在台湾却开始听到,现在是「大陆正在买台湾!」诉说的是,大陆企业开始来台湾寻找比他们科技的公司,想办法并购、入股或合作,希望站在台湾的肩膀上,更加茁壮。
不管合作或并购案例确实发生了多少件,但这样的说法却暴露了,一直是台湾骄傲的科技产业,恐怕已经出现隐忧。这正是本次《远见》策划两岸科技竞赛专题的源起。
陆企大幅,台湾只能节节败退?
本次记者走访大陆科技业的大本营深圳,这里有鸿海集团的20多万劳工生产大军,但也有大陆指标型的科技大厂华为、中兴、比亚迪……等总部。从手机到触控面板,《远见》实地采访大陆大厂,让人吃惊。
一向的台湾科技业的确已经拉警报。我们遍访拓墣 、Gartner、IDC、资策会、工研院IEK、 GSA、Strategy Analytics、ABI等产业研究机构,整理两岸在几个时下比较重要的技术方面优劣表,发现台湾跟大陆打成五个平手、三个优胜、一个被超越的局面。
除了技术逐渐被超越,在规模上,台湾更明显吃亏。汇整这些研究机构的资料,发现在规模上,四胜、五负,已居下风。尤其在手机上,不管是品牌或代工,明显被大陆。
每当拿台湾与大陆比较时,大陆政府大手笔支持企业、企业手上资金满满又企图心旺盛等,都让台湾自叹弗如,好像只能节节败退。台湾科技界到底该如何因应?是否手上仍有强项?本期特别企画有详细报导。
当台湾科技业似乎被大陆狠狠追上时,本期访问了出身台湾、过去20年在大陆打造出百货集团的金鹰董事长王恒,发现台湾的服务业目前对大陆十分具吸引力。
当大陆内需正要起飞,全大陆几乎一天增加一家百货公司,已经在大陆各城市拥有28家商场的王恒发现,未来要在大陆迎接肉搏战,拥抱台湾的服务品质与内涵是方式。因此近年来他与台湾创投知名人士、生华创投董事长胡定吾成立海峡基金,积极寻找优质的台湾服务品牌投资,再引进到大陆去。王恒如何看台湾的服务潜力?
本期封面故事则探讨自从今年5月22日美国联准会主席柏南克宣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半年要退场后,由于政策不明朗,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甚大,尤其是印尼与印度受创重,一股亚洲金融风暴似乎又要来了的样子。因此《远见》直接到印尼访问,发现当地人对QE3了解不多,尽管货币贬值,但是内需一样旺盛。到底该如何看待热钱退不退的影响?本期封面故事有精采解析。(文/杨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