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需要建立不同的海外组织治理结构
日本
跨国公司
海外经营组织的治理结构,受企业战略、产品特点、市场地位、海外市场的重要性以及与当地企业的关系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组织形式随着跨国经营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跨国公司海外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之后,随着海外业务、海外子公司的增加,开始设立综合管理海外业务的国际事业部。为统筹国内外业务的一体化经营,采用了事业部制。当产品多元化和海外业务扩大时,出现了矩阵式管理模式。为应对全球化经营、加强区域治理,出现了区域总部。此外,还采用服务外包的模式。
根据行业特点及与客户关系的紧密程度,日本跨国公司对海外组织采取不同的管控模式。根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以及本土化管理的程度,将管控模式分为三类:类是母公司具有高度的管理、企划和开发能力,现地法人基本是执行者;第二类是母公司负责全面经营和产品开发,现地法人负责产品本土化改造;第三类是母公司控制经营和产品开发,现地法人同时具有很高的独立性。
日本跨国公司推进产业组织全球化。一些产业由龙头企业牵头,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分工,大企业通过业务外包、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形式与中小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龙头企业“走出去”后,带动了一批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走出去”。
重视合作研发
日本跨国公司重视企业全员参与研发。在明确研发目标后,除专业研发团队从事研发外,还鼓励现场技术人员、熟练工人以及市场营销人员一起参与革新和发明,与日常的改善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企业全员参与研发和技术活动的氛围。
日本跨国公司重视建立长期合作的技术联盟:一是重视跨行业间的合作。20世纪80年代在通产省的组织下,由各个行业协会牵头,跨国公司联合成立了重大技术研究开发的“技术组合”,对战略性基础技术的研究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研发。二是重视产业链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开展高效的并行研发工作。这种垂直一体化的研发模式,不仅提高了研发效率,还形成了长效的联合研发机制。
日本跨国公司重视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一是开展国际委托研发和与海外大型企业联合研发。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35%的企业与海外企业进行联合研发,或委托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研究。二是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目前一些日本大型跨国公司已在全球形成了研发网络,中国成为这些企业的亚洲研发中心。
日本企业的海外研发机构有两种类型:一是开发导向型,为本地市场进行产品开发,如汽车、电机行业。二是研究导向型,根据总部的国际研究开发战略,利用海外经营资源,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以IT、医药行业为典型代表。日本早以开发导向型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研究导向型为主。三是通过并购海外企业获取研发资源和技术。日本跨国公司希望通过收购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快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重视企业国际化领导的培养
日本跨国公司重视国际化领导的培养,并对各类国际化领导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明确标准。
所谓国际化领导是指能够从跨国经营的角度出发、有效利用和整合全球经营资源、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领导。国际化领导不仅包括海外子公司的领导,还包括事业部、主要职能部门以及区域总部等所有高管人员。
日本跨国公司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海外工作是培养国际化领导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对每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在专业岗位上锻炼的同时,还通过轮岗等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多种岗位工作能力。
重视对外投资的自律管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首先,制定海外投资行动指南以提高日本企业国际形象。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海外投资急剧增加,一度使日本陷入外国的批判声中。以1972年泰国学生掀起的抵制日货活动为契机,在日本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以经团联为主,会同日本商工会议所等民间团体联合签署了《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行动的指针》,成为所有日本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行动指南。日本政府在根据该方针推进对外投资政策的同时,还通过日本使馆及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部门对当地日资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化指导。该指针旨在倡导企业对外投资必须兼顾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经济和国民福祉的提高做出贡献。日本对跨国公司提出了4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长期愿景的确立,经营的本土化,对海外派遣人员的教育,与当地社会、业界的融合和环境保护等。1987年根据国际化进展情况,日本又制定了新的《海外投资行动指针》。
其次,建立统筹管理日本海外企业的长效机制。由日本主要经济团体发起,1974年成立了日本在外企业协会。该协会主要的职能是:负责对海外事业进行指导、咨询;向政府提供对外投资政策建议;提供海外事业调查研究信息;提供如何与当地社会、产业界、劳动关系部门融合的咨询;进行国内外人才的培养;支持日本海外企业之间的合作等。该协会虽为民间团体,但得到日本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在管理和运营上接受政府监管。
后,积极主动解决投资和贸易摩擦问题。对外经济摩擦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贸易和投资摩擦持续不断,对此主要采取了4个对策:一是开放国内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如降低关税、进口自由化等;二是扩大内需,将经济规模做大,如采取政府采购等措施;三是忍受日元升值;四是调整经济结构,日本对产业竞争威胁带来的传统经济摩擦,采取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或地区的策略以及缩短劳动时间等措施。另外,与投资和贸易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援助基础设施建设、无偿出口技术、帮助当地解决环境治理和贫困等问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层面,日本跨国公司建立了全面危机管理体系。为防止恐怖主义行为的发生、处理好知识产权纠纷诉讼事件,日本跨国公司逐步在企业内部实施了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