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在线
时间:2013-07-30
自从7月20日北京首都机场发生爆炸事件之后,机场的安检工作已经全面实现升级。据媒体报道,只要进入航站楼,所有人员都要经过首次安检。而值机后登机前的人员再将进行第二次安检,而在航站楼的各个入口,安保人员则会用防爆试纸对旅客的箱包进行进一步的抽检。三次的检查可以说为我们的安全保护实现了进一步的细化,不过,也让个不少的旅客质疑安检过程是否太繁琐?
机场安检呼吁科技人性化
在我们此前的文章中,曾经多次提到过关于公共场所安检的问题,当然,包括地铁在内的安检过程曾经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然而,我们的安检是否就真的缺乏真正的科技作为应用的一个保障么?
在此前的北京安防展上,我们曾经报导过关于“毫米波人体扫描仪”的报道。据了解,这种新型扫描仪利用毫米波反射技术,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乘客只需在规定位置站好,静止三秒后就可以完成对人体的所有扫描。当然,由于扫描仪生成的只是黑白人体轮廓,对脸部进行了电子覆盖处理,而且图像在扫描完成后将立刻被删除,因此极大地保护了乘客的个人隐私。
试想一下,如果类似的设备能够得以应用的话,那么这类设备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大大提升安检的通过效率。
此外,同样是在地铁的安检配置中,一些专业的液体勘探设备也逐渐的开始获得应用。借助这些工具,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开启包装的情况下,就能探测到其中液体的成分。这对于相关的安检工作的效率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升。
除了这些以外,如今还有一些更多的专业检测设备已经不断的问世。然而,无论是机场还是地铁站等安检的环节,类似的检测设备我们却依然不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从技术到应用的一些滞后性。
安检的堆积能否带来真正的安全?
近来,随着全国一些地区极端事件的屡屡发生,很多重要公共场所的安检程度也有着明显的提升。就像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提到的,北京首都机场已经采取了将近三道安检的措施,来保护相关场所的安全。
然而,如果抛开客观因素的问题,三道安检就真的能够比原有的安检措施带来更多的安全么?
或许在很多的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单纯的安检环节的堆积,恐怕只是简单的将安全的系数做着进一步的乘法,而所带来的效应恐怕也仅仅是缩小漏检的可能,以及提升威慑力而已。可是,随着我们安检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严格安检的日益常态化。如此的人海战术显然只是个权宜之计。而真正安检效果的提升,也注定要有安检理念与设备的进一步完善来完成。
机场安检呼吁科技提升(图片来源侨报网)
此外,虽然地铁安检已经实行多年,而安检的强度也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但是我们在地铁上“无意中”发现的违禁物品却依然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安检除了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善以外,责任心与严谨性也同样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无论是技术,理念,还是责任心,显然都不是通过安检次数的叠加来完成。
随着近来不断发生的突发事件,也给我们在特殊时期的安检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对我们传统安检的一个难得的提醒与反思。只有在这些经验与教训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发现问题,才有可能真正的提升我们的安检能力,让安全真真正正的来到我们身边。当然,这同样也是简单的次数累加无法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