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注册
  • |
  • 手机云汉
    扫码关注云汉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云汉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云汉小程序

    扫码关注云汉小程序

大尺寸OGS技术成中国触控行业新机会

来源:赛迪网
时间:2013-07-26

分享至:

 触摸屏是平板显示行业重要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iPhone和iPad的带动下,近年来全球触摸屏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2年成为全球触摸屏需求量井喷的1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44%。预计这一发展势头还将延续几年,至2015年全球触摸屏销售额有望达到285亿美元。

受益于整个行业的繁荣,我国触摸屏也取得快速发展,电阻式触摸屏出货量达到全球。然而2008年以后,电容式触摸屏异军突起,In-Cell、On-Cell、OGS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国企业如何卡位新技术、抢抓市场机会,成为未来中国触控产业能否进一步成长的关键。

OGS更适合中国企业发展

新技术、新方案不断涌现,企业如何卡位,决定其未来发展前景。

触控面板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操控体验,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开始加装触摸屏,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在新技术、新方案不断涌现之际,从业企业该如何卡位,才有利于自身快速成长成为关键问题。

资料显示,目前触控面板主要采用4种技术:传统TFT LCD加外挂式投射电容触控面板(GG,合计4片玻璃基板);内嵌投射电容触控的TFT LCD(In-Cell,合计3片玻璃基板);AMOLED加On-Cell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及保护玻璃(合计3片玻璃基板);TFT LCD加外挂式OGS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合计3片玻璃基板)。

In-Cell、On-Cell与OGS触控技术因为可以做得更加轻薄,成为智能终端行业关注的显示技术。尽管如此,山东华芯富创副总经理张音却指出,虽然OGS、On-Cell和In-Cell均是目前看好的主流触控面板技术,但On-Cell为三星开发,In-Cell也有大量专利为苹果所掌控。对于中国厂商来说,也只有在OGS方面才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

宸鸿TPK触控研发处副总经理李裕文也认为,日本、韩国企业在显示的核心技术能力上相对较强,能够把触控技术整合到显示屏幕里。这也是In-Cell、On-Cell技术被提出的原因。中国显示屏企业技术能力相对弱一点,因此做法也更加直接——把LCD的生产线直接进行改造,转变为单片玻璃OGS的生产线。

OGS顾名思义就是单片玻璃,它简化了传统的G+G的方案,省略了传感器载体,将感应线路整合在保护玻璃中,这样可以减少贴合次数,并使整个触控面板模块的成本、厚度与重量均有了显著改善。

因此,尽管存在On-Cell和In-Cell等技术路线的竞争,DisplaySearch依然对OGS触控屏的市场前景给予了十分正面的预期。DisplaySearch报告指出,2012年~2015年,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电脑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1%和43.7%。无论笔记本电脑还是一体机都越来越多加装触摸屏。因此,DisplaySearch预计2013年OGS触摸屏需求将达到3.17亿片,与去年相比增长500%。2016年,OGS将成为主流触控面板技术,产值超过100亿美元。

找准大尺寸市场定位

OGS面临On-Cell和In-Cell的挑战,介入OGS应看准市场机会。

虽然市场一致看好OGS的发展前景,但是如果企业介入OGS应看准市场机会,毕竟OGS面临着On-Cell和In-Cell等技术的竞争。而三星和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所拥有的品牌优势绝对不容小觑。“事实上,众多厂商之所以看好OGS,是因为OGS技术更适合应用在大尺寸(10英寸以上)产品上。”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谢忠利表示,“随着触控技术逐步应用到平板电脑上,业界对触控面板薄化、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Win8平台上市也为大尺寸触控面板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将带动大尺寸市场的发展。”

也就是说OGS不一定要与In-Cell直接竞争,应该基于各自有利的市场空间进行发展。In-Cell适合在小尺寸上发展,而OGS的市场机会在更大尺寸上。“OGS和In-Cell代表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每一个发展方向都有生存空间。”中显微电子总经理周卫华表示。

那么,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OGS与In-Cell各自适合发展的尺寸空间是什么,界线划在哪里?对此李裕文认为,现在触控已是一个发展趋势,智能手机中4.3英寸、4.7英寸正在成为主流,今年部分厂商已推出6英寸手机。虽然良品率是In-Cell的致命伤,但从近的发展可见,LG和夏普等厂商的In-Cell良品率正在提升当中。不过,随着尺寸越来越大,In-Cell良率将下降。此外,手机显示屏幕的解析度越来越高,也会给In-Cell的制造带来很大的瓶颈。张音则认为,由于On-Cell与In-Cell的触控层做在LCD玻璃外层上或是偏光板与LCD之间,表面硬度约只有2.5H,因此必须使用Cover Lens。但是感应层是在LCD里面或外面,因此Cover Lens与LCD之间不能有空气,必须要全面贴合,贴合成本贵且良率低;相比较,OGS触控层已与玻璃一体成形,与LCD之间有没有空气无关,所以不用全面贴合。因此,On-Cell与In-Cell工艺难度大、成本高、良率低,目前只能做10英寸以下产品。而单片玻璃的制程如果做太小的尺寸反而不经济,10.1英寸以及13.3英寸以上比较适合OGS。

中高端产品开发仍具挑战

OGS目前面临面板硬度不足、触控灵敏度和透光度需要提升等问题。

尽管目前业界对OGS方案充满期待,但是该技术门槛仍然较高。“OGS目前面临面板硬度不足、触控灵敏度和透光度需要提升等问题。”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世颖指出。目前OGS方案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该先做强化再切割,还是先切割后再做强化。现在多数厂家采用的整片强化玻璃进行黄光制程较具有效益,若改为采用切割好的强化玻璃做OGS,势必会在黄光制程上遇到问题,生产效率及设备机台都会受影响。第二个问题则是在触控灵敏度上,几乎还没有控制IC厂能解决LCD及电源的物理噪声问题。因此IC设计公司的技术能否配合,成为OGS能否真正成为触控面板主流应用的关键。此外,透光率更是永远需要关注的课题。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也在不断进行研发,加以改善。比如有企业针对大片玻璃切割完成后需要进行二次强化的问题,提出了水切割技术,即用高压水,把水加压到380兆帕,通过磨料切割玻璃边缘,过程当中不会产生任何热量。针对OGS玻璃贴合防爆膜时容易出现气泡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以及增加贴合厂商成本等问题,有的企业开发出了先在基板周围画定边界,再固化四边的技术。这使得液态光学胶在进行加压时不会溢流,并通过液态光学胶自动化贴合设备,能够精准设定胶量、展胶速度、平整性等参数,一次性解决贴合时气泡残留、溢胶处理、涂布不均和夹带粉尘等问题。

标签 采购平台 Avnet采购 Avnet代购 安富利采购 安富利代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