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业内有人撰文称“4G救不了中国移动”,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不过,拥有雄厚网络基础和规模效应的中国移动还没有到一项技术定生死的地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移动能决定
TD-LTE
的成败,更能决定全球系统设备商的发展格局。
不久前,中国移动抛出的20.7万个TD-LTE基站及相关附属设备招标牵动了产业链上下游诸多企业的神经。尤其是对过去几年身处全球通信业寒冬的几家系统设备厂商而言,这几乎就和救命稻草一样,必须拼尽全力去争夺。一旦中国移动这一的单一LTE市场份额不佳,那么就有可能在后续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甚至有可能从“阿诺爱中华”体系中消失。
因此,中国移动的这次TD-LTE招标对当前这几家设备厂商而言虽说不上是“一标定生死”,也足以改变其在供货商体系中的地位。而欧盟及美国对中国设备厂商华为、中兴的相关调查和言论也让这次招标格外瞩目。
说白了,就是这次招标中欧美设备厂商能够分得多少蛋糕。近华为也通过不少媒体放风希望欧美厂商能够成为中国TD-LTE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回想到不久前中国移动还未启动TD-LTE招标时,业界就掀起了一场关于D和F频段新建还是升级的大讨论。不得不说,这次招标的关注度超越了其以往任何一次招标。
那么,中国移动这次TD-LTE招标到底有什么大背景和特殊意义呢?在大力推动国产设备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何还要去考虑国际厂商的利益呢?该不该考虑欧盟前一阵的隔空喊话呢?
在这里,我试图将这次招标的背景来个大起底,供大家参考和拍砖!
一、国际厂商对TD-SCDMA无信心市场表现不佳
说这事还得从TD-SCDMA招标说起。当然,TD-SCDMA的发展历程大家都很清楚了,就不在赘述。
以TD-SCDMA基站招标为例,至今已经公开招标6期,共建设基站40万个。其中华为、中兴和大唐分别以“鼎桥系”、“中兴系”和“大唐系”三个投标集团参与,而诺西、爱立信、普天、上贝(阿朗)、新邮通等均以不同身份参与上述不同投标集团,或多或少的分了一杯羹。但从整体来说,TD-SCDMA的基站供货体系整体以国产设备厂商为主(整体份额超过85%),国际厂商适当参与,个别厂商浑水摸鱼的格局。
但是我们也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国际厂商当初对TD-SCDMA这一技术只在中国市场发展不抱有太大的信心,本身就没有投入多少精力搞研发,所以这个份额并不代表他们的技术实力不行。类似的像芯片厂商高通也没有投入精力搞TD-SCDMA的芯片研发,苹果更是打死也不推支持TD-SCDMA的iPhone。
也许有人会说,国际厂商在TD-LTE一二期试验网中表现也不佳。这个话也没错,在TD-LTE初期,也就是中国移动13个城市TD-LTE试验网招标中,这一趋势并没有明显改观,国产阵营份额仍然高达70%。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TD-LTE初期实验更多考虑和TD-SCDMA的紧耦合实验,所以国际厂商在TD-SCDMA方面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但这并不代表国际厂商在TD-LTE技术方面的储备不行。
从TD-SCDMA发展过程中国际厂商的表现以及中国移动这几年运营的情况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个移动通信标准必须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就算你单一市场规模看上去很大,也很难获得全球产业链的支持。就算你全部采用国产企业的设备,也不意味着中国通信企业的崛起,而这样的技术后的结果可想而知。TD-SCDMA如此,日本的PDC也是如此。
二、只有走向世界 TD-LTE才会成为关注焦点
TD-LTE与TD-SCDMA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国际厂商的积极性被广泛的调动起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链十分看好TD-LTE的发展。比如在系统设备领域的国际队,爱立信、诺西、阿朗以及三星都非常积极参与TD-LTE的全球推广,其解决方案也十分成熟并各有优势。而在终端芯片方面,已有超过17家芯片厂商(包括高通、博通、Marvell)和20家终端厂商投入到TD-LTE终端产品研发中,目前已推出80余款终端产品,在刚结束的GSMA上就展出了其中的60余款TD-LTE终端产品和近20款TD-LTE芯片产品。
更关键的是,和TD-SCDMA仅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不同的是,TD-LTE已经在全球部署17个商用网络以及44个在建及试商用网络,而且TD-LTE有望获得更多运营商的青睐。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沉迷这个数字游戏,因为国际上部署的这些TD-LTE网络规模十分有限,目前17个商用网络仅有300多万用户,和FDD LTE比相差甚远。很多运营商都将TD-LTE看做是备选项或者长远选项,关键要看频谱资源、用户需求和部署成本等来考虑是否跟进。比如GTI一直在大力宣传的日本软银、印度Reliance和美国Clearwire的主选项都是FDD LTE,TD-LTE都是备选项下的小规模部署,或者是为了考虑未来融合组网需求而进行的前期小型试验网建设。更多的运营商还处于观望态度,因为和FDD LTE相比,建网成本和网络成熟度阻碍TD-LTE的部署速度和部署信心。
因此,真正决定TD-LTE能否走向全球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是中国移动,因为谁都知道中国移动承载着中国通信梦,他不得不全力以赴去做。
现在看,虽然中国政府还没有颁发相关牌照,但中国移动已经启动了“双百”计划,启动了20.7万个TD-LTE基站及相关项目招标,涉及资金高达数百亿元。已经给全球运营商一个积极的表率,也给所有移动通信产业链参与者一个积极的信号,TD-LTE真的要来了。
三、调动国际厂商的积极性有助于TD-LTE的成功
在刚刚结束的GSMA大会上,所有产业链企业,尤其是国内外系统设备商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纷纷表示准备好迎接这次大单的采购。谁都希望自己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因为我在前面说了,这事关生死,事关长远。
然而,国际厂商显然心有余悸。因为从中国移动过去几年的低价招投标策略以及TD-SCDMA、TD-LTE前期招标结果看,国产厂商占据了太高的市场份额。
如果在这次招标中,国际厂商的市场份额仍然和前面的不相上下,那么将极大的打击这些厂商的积极性。一旦他们的设备在中国移动的网络中得不到大规模的验证,那么在国际上也将很难有竞争力,这些企业在国际上推广TD-LTE的积极性也将大打折扣。终很有可能只剩下中国本土企业提供TD-LTE设备的境况,那么TD-LTE就有重蹈TD-SCDMA的覆辙可能性。类似的现象其实已经出现在CDMA领域,随着玩家的减少,对中国电信的发展势必造成很大的影响。
还记得在TD-SCDMA以及TD-LTE前期招标中,经常有“国产厂商大获全胜”这样的新闻标题吗!
现在看,这未必是好事。因为我们看到欧盟在前一段时期针对华为、中兴的言论。这并非危言损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虽然单一市场规模,但也仅仅占全球通信市场的六分之一。因此,任何一项技术必须在全球化视野下发展。
中国的通信技术想要输出,必须得到更多海外运营商的青睐,更要得到国际设备厂商和芯片厂商的支持。中国的通信设备企业想要发展,必须向更多的国家拓展市场。而市场也是置换的,并不可能成为某一家企业的天下,因为这是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
因此,中国移动的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调动所有主流供货商的积极性,并给与其合理的市场份额,才能够把TD-LTE这一蛋糕在全世界做大,那个时候,中国输出的TD-LTE技术及后续技术才有可能服务更多的全球用户,中国本土设备企业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大。
我们不能打着所谓发展民族的,国产的技术而固步自封,更不能因为企业自身利益而不顾中国通信梦这盘大旗。
尤其要强调的是,过去几年在TD-SCDMA招标过程中,价格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2012年系统设备厂商普遍利润大幅下滑,多家出现亏损,打价格战的结果就是自身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而价格战下的网络质量更值得我们怀疑。
从市场角度讲,高性价比是杀手锏,任何一个运营商都希望在技术合格的基础上以更低的价格采购设备,从而大幅降低建网成本。但过低的价格终会形成这个领域的恶性循环,设备商利益偏低,甚至亏损,无法继续投入,使得后续技术研发投入减少,终殃及整个通信产业链。
想想欧盟为什么对华为和中兴的调查中,提到的核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这充分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价格战并不是理想的发展模式。
因此,在这里也倡议所有参与这次招标的企业理性报价,拒绝打不负责任的价格战。同时,也希望中国移动深刻认识到此次招标对TD-LTE全球发展的重要性,要综合各个因素权衡本次招标对自身发展以及对TD-LTE的长远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与TD-SCDMA时代不同,中国移动此次明确要求此次集采不接受代理投标,不接受所有关键设备均为OEM设备的厂商投标。这将有效规范TD-LTE的招投标过程,对主流厂商十分有利。
TD-SCDMA、TD-LTE…,说大了,承载着中国成为通信大国的梦想,说小了是中国通信从技术引进国成为技术输出国的关键一步。而中国移动所承担的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说这话,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对中国移动不公平,本来就是给强加的一个技术标准,还要让他考虑这考虑那,是不是太苛刻了。
但仔细想想,如果不苛刻,中国人的移动通信梦就不可能实现。而TD-SDMA及TD-LTE这条好不容易趟出的一条路很有可能就进入死胡同,GAME 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