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时间:2013-06-17
今年24岁的刘星(化名),已经在这个每秒生产9块芯片的工厂内工作了3年之久,但每天的重复劳动并没有让他对雇主感到厌倦。
“在这里,我能感到自己是这家公司中的一员。”刘星表示相比自己刚刚走出技校时的雇主来说, 英特尔 公司这个新雇主让他在得到应有的酬劳外,还在填补他多年工作以来一直欠缺的“存在感”。
根据韬睿惠悦发布《2013年人力资源趋势》调研结果来看,操作工人全国整体的平均离职率仍远远高于其他层级,为39.1%。尽管英特尔早在2003年8月就宣布投资3.75亿美元在成都高新区建立一座芯片封装测试厂,开始将制造环节向内地转移,但想留住成熟的技术工人也并非是“加薪”那么简单。如何用“心”去获得工人的认同感,成为英特尔公司着力研究的事情。
“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而言,如何留住优秀的技术工人将成为一门艺术。”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也曾多次感慨“用工荒”给制造业带来的冲击。
“去工人化”
伴随着80、90后步入职场,关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问题便成为了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难题,根据美世咨询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对雇主的期望值、福利、职业发展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满意度均已超过超越大幅薪酬。
针对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早在3年前,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便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合作研究新生代员工,认为要将管理模式全面升级才能解决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问题。
“当时80后的员工在公司内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暴露出了一些管理问题,再过几年,更具前卫意识的90后员工进入将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卞成刚表示,2009年英特尔第三次向成都工厂追加6亿美元的投资,并将上海的封装测试运作整合到成都工厂后,便开始着力改良原有的管理体制。
在英特尔的成都工厂里,技术工人的占比高达67%,余下33%多为工程师,平均工作年限是5年。在这里,如何加强技术工人在工厂内的归属感,是卞成刚和他的团队必须攻克的难题。
结合新生代员工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工厂内技术工人占比较高的事实,卞成刚在成都的工厂内开始了“去工人化”的管理,即通过引入英特尔在全球盛行的开放、创新来满足新生代员工价值观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弱化传统工厂内封闭管理的色彩。
引入英特尔在全球盛行的开放、创新思维,可以鼓励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互动以及技术创新、开展建设性的对抗,即一般员工可以指出上级或老板的错误和问题,并与他们坐下来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新生代员工很喜欢这种与管理层平等互动的方式,在成都工厂内,这些新生代员工都亲切的称卞成刚为“卞哥”,而这在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封闭管理工厂内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