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技术发展进入停滞期后,以智能眼镜、手表、耳机、手环等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谷歌、苹果等巨头下一部竞争的主战场。其中谷歌去年在I/O开发者大会推出的Google Glass成为媒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在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同时,也给相关供应链厂商带来利好消息。目前国内外各大软硬件厂商都在跃跃欲试,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可穿戴市场中占据先机。然而目前该产业也面临供应链、生态环境不完善、市场定位不清晰等诸多挑战。
可穿戴设备市场预测呈两极分化
早购买谷歌眼镜的主要是谷歌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并支付1500美元/台的价格。目前已知的谷歌眼镜的应用,包括增强现实,推送聚合信息(HUB),休闲、娱乐等应用。谷歌眼镜的出现放大了智能眼镜的产能,全球市场对于智能眼镜的未来市场有两种不同的预计。乐观派如调研机构IHS预计全球市场到2016年会有总共1000万台智能眼镜设备。悲观派则认为这个数量可能只有100万台。悲观者认为,目前谷歌眼镜的营销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此外,谷歌眼镜将面临市场上现有的其他可穿戴摄像设备的竞争,例如GoProHero或ReconMODLive。虽然可穿戴摄像设备市场的价值在2012年超过了2亿美元,但这离智能眼镜旨在实现广泛应用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还相差很远。
IHS分析师Theo Ahadome认为,真正智能的眼镜应该可以决定在何时推送哪些信息,比如针对用户所处的位置实时更新评论和推荐,根据个人喜好,而这种选择应该让用户察觉不到,成为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Ahadome评论说:“消费者与个人通信设备互动的频率越少,该设备的价值越低。如果智能眼镜仅成为偶尔使用的设备,而并非全天候使用,那么它们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非常小。”
智能眼镜只是是目前受关注的可穿戴设备之一,从整个可穿戴的概念来看,相关产品的市场和想象空间要大得多。在近期ABI的预测中,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将在2018年达到4亿8千5百万台/每年。IHS则对对可穿戴式设备市场分别有从保守到激进的三种预测。2011年全球有1400万台可穿戴式设备,这个数字到2016年预计会在3900万到1.71亿台之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