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防产业迎来了数字化监控的全新时代,视频监控平台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视频监控设备开始走向智能化和便捷化。据了解,未来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趋势便是家庭化、民用化。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监控摄像头的应用似乎为市场解决了不少需求。然而,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在“立功”同时,也再度引发媒体和民众热议“要安全,还是要隐私”。
屡屡破案成“英雄”
4月15日,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期间突发爆炸事件,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3天后,联邦调查局公布两名嫌疑人照片,呼吁公众协助搜捕。
照片截自事发当天马拉松终点附近的监控录像,清楚显示“嫌疑人一”身穿深色外套,浅色裤子,头戴深色棒球帽,背黑色背包,“嫌疑人二”则身穿深色衣裤,头戴白色棒球帽,背浅色背包。除照片,联邦调查局还公布了两人在发生爆炸的大街上一前一后行走的视频。得益于摄像头提供的线索,嫌疑人迅速落网。
自“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开始在地铁、广场、办公大楼等公共场所密集布设监控摄像头。有报道说,波士顿市政监管的摄像头有大约150个,而在人口更多、发生恐怖袭击可能性更大的纽约,市政安装3000多个监控摄像头,主要集中在位于市中心的曼哈顿区。
一些城镇向州政府申请专款购买监控摄像装备,装在高速公路、大型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地点。一些社区和学校还自建独立的安全监控系统,希望用“全方位无死角”的摄像头网络记录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新泽西州费尔利·迪金森大学7年前就在校园里安装190个监控摄像头,分布在教学楼、停车场、健身馆,甚至宿舍走廊。学校公共安全事务主管迈尔斯说,监控系统帮助警方侦破多起宿舍楼的盗窃案。
作用凸显获支持
监控摄像头出现之初,人权组织指责政府侵犯公民隐私。随着近年来恐怖袭击以及恶性犯罪事件时有发生,监控录像在协助警方破案和举证方面的作用凸显,监控摄像头的广泛应用得到越来越多民众支持。
新泽西州北伯根市近期一份调查显示,超过88%的受访者赞成装设更多监控摄像头,95%的人说这会让他们感到更安全。另外,74%的受访者认为安装监控摄像头没侵犯隐私,1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隐私会受威胁。美国警察兄弟会执行理事吉姆·帕斯科说,他留意到人权组织对监控摄像头的抵制力度近年来有所减弱。“在你身处家中或走在大街上都感到不安全时,隐私也就沦为空洞的担忧。”帕斯科说。
带来“虚假安全感”?
尽管如此,抗议到处安装监控摄像头的声音始终存在。人权组织批评监控设施在记录犯罪行为同时,也将大量普通民众的一举一动保存下来。他们认为,监控摄像头获取并存储的民众信息“过多”,而这些信息又很容易被相关机构掌握并滥用。上至政府下至超市,如今都通过监控视频拥有海量的个人资料,包括身份、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弱点等。一旦资料泄露,可能损害民众利益,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我们从不反对在重要地点或诸如马拉松赛等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我们谈论的是一种平衡,在公众安全利益与政府占有清白民众隐私信息之间的平衡。”维茨纳说。
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理查兹指出,监控技术越先进,政府能获取的个人信息会越多、越具体。“这将赋予政府更多凌驾于民众之上的权力,这种权力不仅能被用来监控,还可能被用于勒索、游说或歧视。”理查兹说,“随处可见的警察是一回事,但随时查看你身份证并跟踪你的警察,是另一回事。”
针对波士顿爆炸案后部分民众对监控摄像头的支持热情,反对者指出,再多的摄像头也无法防止恐怖袭击发生。理查兹认为,安装过多监控摄像头,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它们会带来“虚假的安全感”,导致警方用摄像头取代警力巡逻,而后者才是真正具备分析和行动力、能及时阻止悲剧再次发生的有效方式。张代蕾
相关链接:每天每个英国人平均被拍三百次
英国是全世界监控设施密集的国家之一。据《每日邮报》报道,截至2007年,英国全境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多达420万个,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摄像头与英国人口数量之比为1比14,平均每个英国人每天要“遭遇”300次摄像拍录。
位于伦敦北部的霍洛韦大道便是代表性的缩影。这条道路沿途安装109个监控摄像头,其中102个用于监视各种犯罪活动,7个用于监控车辆超速和乱停车现象。
但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如此严密的监控,并没有使霍洛韦大道成为治安天堂,谋杀、贩毒等严重犯罪活动时有发生。
英国自由民主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伦敦斥资约4亿美元安装的1万多个治安监控摄像头对降低犯罪率的作用有限。
英国自由民主党发言人多塞伊说:“我们的数据显示,在增加摄像头数量与减少犯罪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那些拥有上千个摄像头的社区,并不比只有十几个摄像头的社区更安全。虽然这一设备对维持治安的确有用,却不是预防和侦破犯罪活动的手段。”